阿里員工精彩總結:“從0到1”里沒有告訴你的事爆炸性新聞下載
花大錢有兩種:
第一種花錢買來的用戶最有可能的就是招了新,甚至促了活,但是沒保舊,根本原因因為用戶粘性太低。拿談戀愛打一個比方就好比你買了一只香奈兒包騙來了一個跟你出去約會,結果約會家不一定跟你回家,甚至不跟你第二次出來約會。因為別人也可以給她買香奈兒,用不著你買^_^
當然像喬布斯這種本身就是對美感高度又挑剔的男人,不問人自己就打造出一座塔的,我們忽略不計……你如果也是個有藝術細胞的人,這條你可以忽略不看。
這一點在現在中國的互聯網行業常誘人又關鍵的。因為現在中國互聯網的最大現象或誤區就在于每個企業都在“花大錢買用戶”。
美國的可以看Dove的幾個關于realbeauty的廣告,Oldspiceman也是出名的廣告搞笑,創業領域的話前段時間coin的視頻拍的非常的viral。
那么增長駭客是怎么做的呢?
剛從紐約搬到硅谷的前幾周,有一次認識了一個新朋友,是程序猿。在和他吃牛肉面的過程中為了破冰于是牽強地問了句:“那么你最近工作上在做什么?”他說:“我最近在研究進中國的市場營銷。”
我們把你的產品和市場營銷做個比方。
與其打在人民廣場立個招牌,雖然有一百萬的人看到,但也許只有0.1%的會才會真的去你網站看看,還有剩下99.9%的人只是看看、跟別人聊聊廣告,或許要等10年才會第一次買你的產品。還不如找到最需要你的那100個人,花100人廣告費的價格買到他們,做你的第一批消費者,養好他們,他們盡可能少的掉隊,到你的城堡,非常高興的回去,讓他們周圍同類人再回來。(當然對于已經有固定用戶、已經樹立品牌了的零售商,市場營銷的策略是不同的,是需要專門做品牌定向和銷售定向兩種不同戰線的)
增長駭客相信,如果產品不是被人所需要,且一看到就叫好,那這個產品本身就是有瑕疵而會縮小后面從1到10時候的爆炸性的。
Growth Hacker,中文名 “增長駭客”,擅長用埋點、高效、A/B測試、病毒元素、社交元素和高效信息傳遞來攻破消費者觸點的左手營銷、右手編程變種新時代營銷人,其技能點在于在產品初期(從0到1的過程)中就能快速定位和轉型產品+營銷線,讓它擁有自銷功能,從而后期(從1到10的過程)實現小投入大增長。
再說如何正確地招新/在沒多少經費的時候招游客
而要做到如此,增長駭客就像是這個總項目的首席工程師,確保首先你要有一座很美很有趣有很意義,被人所需要的城堡。其次他要盡可能的造一條直通鐵軌,或盡可能的每一次換車,都讓盡可能少的乘客掉隊,以此他必須確保在換車前有足夠的引誘讓乘客還有興致繼續下去。他還必須在市中心找到最有可能會想去這座城堡的人會集中的地點,打出廣告。最后他必須這個城堡的旅行超出旅客的預期,讓旅客過目不忘并贊不絕口。
在國內這些人通常被叫做“運營”,而在硅谷這些增長駭客的不同之處,則是他們會利用駭客的編程手段,在所有自己的平臺的流量入口、網站各個角落、營銷工具和信息傳遞工具里埋點,用數據精確的推算用戶的偏好和發現瓶頸。同時他們也可以找到相關平臺并黑掉他們的API,例如經典的例子就是Airbnb的增長駭客成功的反黑了craiglist的API所以讓airbnb的貼一鍵就可以成功的被發布在了craiglist上。
1、造市場城堡:找到產品能讓市場為之一爽的痛點Product Market Fit (PMF)。
從未聽說過的APP,創業公司,初期沒有錢,是怎么拿到億萬用戶的?
放進運營的語言,該怎么做呢?
鏈接
你能怎么找到你的初期用戶呢?往死里想你的理想用戶是什么樣的細分人群,他們會在哪些平臺、場合、活動出現,越細分越好。例如你是賣貓糧的,而是要去微博搜”貓奴“,找到貓奴看的博客和博主。這個自盛行的時代,你也可以直接自己做個博客、自己寫個新聞稿、自己拍一個low fi的視頻,主動發給各家看有沒有人pick up。只要你敢想,只要你城堡夠美,就不怕不被。
你看看instagram的前身是多么的難看,多勵志啊!!
造完城堡以后,就要開始做兩件事: 鋪從市中心去城堡的交通線 + 找第一批乘客。
現實中,許多企業只看這三個指標: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這當中還躺著許多致命的中間環節
中國的話,杜蕾斯、腦白金、羊羊羊什么的都是經典代表。還有Uber是個功能+社交病毒的結合專家,什么Uber x CEO,Uberx直升飛機+返利的券結合起來威力無比大。
這里三遍,不要make assumptions。不要以為你用戶是怎么想的,尤其是沒有共情感的直男癌患者,必須要通過qualitative和quantitative的用戶調查和分析來知道他們喜歡的是什么。
增長駭客的任務,就是每一環節的用戶都能最大化程度的移到下一環節的率,發現瓶頸,并用測試頁來做a/b測試(其實就是控制變量啦)來解決瓶頸問題,并在每一個環節的地方放上誘餌和行動點,最大化的。
而我尤其覺得重要的就是保舊和推薦。
我雖然口上只是驚訝地說了一句“為什么這是運營推廣要做的事,卻是工程師在做?”心里想的是“額的個神吶,硅谷真是絕了,讓直男癌晚期的碼農來做營銷了¥%……&p>這句話驚得我魂飛魄散(因為當時幼小的我真沒怎么聽懂)。臭屁于畢業于時尚營銷界的我曾經很驕傲地寫過兩篇《中美營銷區別》《中美網紅對比報告》,然而來了硅谷和阿里后,所聞所見刷新了我所有的營銷價值觀。發現原來自己還這么嫩的同時,也慢慢解開了我多年來腦中的一個疑問:
招新:不要求打的廣,要求打的精、準、狠。(尤其是產品初期) 越是沒錢,越會想怎么省著用,用得好,用的秒。#沒錢的魅力
2、螺旋式鋪捷徑:找出用戶的認知到消費的徑并優化捷徑。
保舊的重要就在于你必須讓你的鋪變成一個市場營銷的閉環。如果在哪里開了一個洞,那你招新所花的成本的ROI就會被降低,顧客的生命周期就會減短。所以為了保舊,時常用郵件、社交網絡、push notification來提醒他們回去的(比如Facebook會經常問你一些,你認識不認識這個人啊?那個人在干嘛你知道嗎很的問題)當然你的客戶體驗也是很重要的,不然你再煩我我就把你拉黑!
在這里不得不轉載知乎上的波旬大師的幾點高招
而第二種則是招新都不一定,招了的人也不一定是對的(例如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或者找來了也是僵尸用戶。打個比方就是,你鋪天蓋地的在某相親網站打廣告,結果來的都是你不喜歡的下也下不了手^_^
怎么樣的喇叭帶自功能?
一種是付現金券來讓用戶上平臺,通常是“送紅包”的形式。
2、鋪:找出用戶認知到消費的徑并優化捷徑
品牌符號:除了品牌自身就是一種很顯眼的符號(例如蘋果)以外,比如hotmail早期在每個用戶發送的每一封 email 下面都加一句話:“PS:I love you. Get your free email at Hotmail.”,就這樣,零成本地讓 Hotmail 病毒式地蔓延開來。
第二種則是花大錢投硬廣,仿佛每次營銷都是一次好萊塢電影制作一樣燒錢鋪天蓋地的廣告就怕你錯過沒看到。這些都不用舉例大家都看得到吧,很多企業都是用這兩種。回到《從零到一》這本書說到的即是如此,砸錢放大規模誰都可以。《從零到一》里也說道,從一到十不是什么性的難題,而怎樣回到從零到一來讓后面爆炸式增長才是關鍵。
Uber打個比方,他們初期沒有選擇上紐約時報的頭條,而是選擇了在一年一度奧斯丁有名的數字大會SXSW發廣告。通常參加這個會議的都是全世界來的有錢、愛新奇古怪科技的年輕人,與Uber需要找的第一批游客完全相吻合 -- 他們需要的正是敢于體驗新科技又酷又潮需要優良服務的年輕人。
尤其是當今的中國網民,特別牛逼,可以用各種搜索引起、社交網絡、淘寶等去搜集信息來判斷我是不是應該下單。而在這個過程中,增長駭客就需要精確地摸索到這整個attribution model(歸因模型),并判斷在哪幾步的什么地點增添什么信息就可以增加轉換率,減少掉隊顧客。
認知、有興趣、想要、行動
Instagram上輩子是個美圖秀秀后來變成社交的故事大家也都聽過。這一段我不是產品經理不好多說,但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關鍵要靠聊,和你的用戶聊,和不用你的用戶聊。然后在發射前不停pivot我變我變我變變變。
雖然說國內的數據不,這個歸因模型在中國做不了,但是這個關于推測消費者徑和判斷如何運營才能招新、促活、保舊還是可以被應用的。我們打個比方,淘寶頁的寶貝按進去,你第一個看到的是其他寶貝推薦,而不是寶貝詳情,這就是一個促活的例子。阿里數據已經可以證明在這樣的情況下,不但可以增加客單價而且不會影響消費體驗。
從這一步起,你的目標就是造一座還沒有出現過的城堡,這座城堡需要美到讓凡是走進里面的人都覺得這輩子都白活了,轉粉,從此不可自拔。你想一下蘋果腦殘粉就知道了。
然而能讓你的顧客數字爆炸式增長的另一重大元素就是推薦,也就是口口。光是等自己的顧客去說是等不了的,必須給他們一個喇叭。
3、循環閉環:回訪優化加口口。
也可以自己寫個內部的新聞稿或者FAQ,以及找你的用戶去問“你用的爽不爽啊”。一定要想清楚對方是不是你的理想用戶,如果是的話,到底是你的定位除了問題,還是你定錯了用戶。直到你磨出了一款你的理想用戶一見就立即的產品。
招新、促活、保舊、推薦、變現
更加深入地解析這兩種花錢方式的話,你會發現:
就是由這段對話鑒定了我從我時尚之都紐約搬移到加入了阿里巴巴的硅谷分部的開始。創業夢之都硅谷的地理優勢+在職中國電商之王阿里巴巴+前紐約新的背景 ==== 了我用新形式解讀中美互聯網營銷推廣的決心。
就好比你在造一座市面上還沒有的城堡。
所以他們總是希望看到這樣的增長
除非你把天下的男人全殺光了,或者你永遠買的到最貴的那只包,否則你的妹子永遠可能跟著別人跑。更大的問題是,妹子不一定看中的是錢。轉而言之,用戶越來越在乎的不是你的紅包,是你的體驗和產品啊親。
1、造城堡:找到產品能讓市場為之一爽的痛點Product Market Fit (PMF)。
現實卻是這樣的:
國內的創業平臺可以想想怎么樣更好的分享在更精準的受眾平臺上(而不是只是微博、微信)來獲得流量。
其實現實生活中的車子數量要遠大于這4步。我們打個比方,從營銷活動開始,社交網絡/硬廣 -活動頁 - 自己搜索 - 到處問別人 - 產品頁 -各種查其他產品 -購物車 -下單 我可能還漏了好多步。
這座城堡是在深山老林里的,一般人看不到,過來也要換5輛車,很遠才能過來。而你的目標就是要花盡可能少的錢,讓人知道有這座城堡,并愿意不惜一切代價乘車過來,在城堡里流連忘返到處拍照,并回去以后四處奔走告知他們的親朋好友(且你要給他們一個喇叭能讓他們迅速告訴很多人),下一次帶著全家一起來,每一次回來還有更多的驚喜,而且他們還能通過在城里不出,就知道城堡里有什么新玩意兒又出來了。
Airbnb前世是找別人家睡墊子和吃早飯,后來是約會議室最后才變成約住的故事大家都聽過。
功能性:例如推薦就得現金券的這種dropbox為典型代表。
你能怎么找到你的初期用戶呢?往死里想你的理想用戶是什么樣的細分人群,他們會在哪些平臺、場合、活動出現,越細分越好。例如你是賣貓糧的,就不要只想著去微博,而是要去微博搜”貓奴“,找到貓奴看的博客和博主。這個自盛行的時代,你也可以直接自己做個博客、自己寫個新聞稿、自己拍一個low fi的視頻,主動發給各家看有沒有人pick up。只要你敢想,只要你城堡夠美,就不怕不被。
當時自封營(zhuang)銷(bi)小天才的我自己差點驚得牛肉面從鼻孔噴出來。
于是乎我決定螳臂當車,這個話題要從流行于硅谷的術語Growth Hacker說起。
3、循環閉環:回訪優化 + 口口
如何打造一個美麗城堡?首先要有一個產品雛形(MVP, Minimal viable product,最小化可行產品),然后不停地找用戶被吐槽,被吐槽,被吐槽到終于找到一個能市場為之顫抖的痛點,發射出去。
現在UBER每年都上SXSW
(當然,當品牌和產品都有一定知名度了以后,這些廣告是有效的,只要客戶生命周期價值CLV客戶獲取費用CAC就可以了)
社交網絡病毒:本身產品制作的內容帶有病毒效果,代表作太多了……大家可以看本書叫《Contagious》
流量、用戶、收益
然后你就能看到這個火車越跑越廣,兜著越來越多的人進了你的城堡,而且還不停地繼續回來。
大家一定都看過著名書籍《從零到一》,但是我看完這本書真是被雷死啊:你這個是散文還是閱讀筆記啊喂,這本書不到一定人生經歷看沒有作用,關鍵的關鍵是!你還是沒有告訴我怎么從零到一,我才能最快的從一到億萬啊!!換句話說,到底如何運營產品+營銷,才能?
先說交通線,去城堡的上要換的4輛車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