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控股猶如“空手套白狼”
現今的A股市場,如何獲取上市公司的控股權已成為一門“學問”。像發起股東獲得上市公司的控股權自然不在話下,但如果只是一個小股東,甚至是不持有上市公司的任何股份,同樣能夠實現對上市公司的控制,2016年的A股,就上演了眾多類似的故事。
現今的A股市場,如何獲取上市公司的控股權已成為一門“學問”。像發起股東獲得上市公司的控股權自然不在話下,但如果只是一個小股東,甚至是不持有上市公司的任何股份,同樣能夠實現對上市公司的控制,2016年的A股,就上演了眾多類似的故事。
比如藍色光標案例,除了表決權委托之外,通過協議轉讓股份亦成為一條捷徑。今年11月份,潯興股份控股股東與匯澤豐簽署《股權轉讓協議》,轉讓股份8950萬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25%,轉讓金額為25億元。在轉讓完成后,匯澤豐將成為潯興股份第一大股東。不過,對于匯澤豐而言,此次股權轉讓卻沒有那么“簡單”。根據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匯澤豐在獲得潯興股份的控股權之前,天津匯澤豐曾與祺佑投資達成協議,祺佑投資向天津匯澤豐提供25億元貸款。12月14日晚與16日晚,潯興股份發布的公告顯示,匯澤豐分別將已過戶的2864萬股、2506萬股股份質押給嘉興祺佑投資,而上述股份,亦僅僅只是在數天前過戶給控股股東的。
由于25億元資金全部來自于貸款,表明匯澤豐是通過“融資”的方式最終獲取了潯興股份的控股權。貸款——購買股份——股份質押給貸款方,形成了匯澤豐獲取上市公司控股權的完整鏈條。不過,主角匯澤豐獲取潯興股份控股權的過程,則猶如“空手套白狼”。
利用貸款、借款等方式獲取上市公司控股權的案例在目前的市場上堪稱比比皆是,背后的本質則是“杠桿式”收購。由于貸款、借款等需要付出資金成本,更由于某些杠桿式收購倍數較高,因而存在較高的風險。
事實上,撇開高杠桿背后的高風險不談,通過“空手套白狼”獲取上市公司控股權本身值得商榷。杠桿式收購,收購人無疑會承擔一定的風險,但廣大投資者同樣要承擔風險。而且,由于杠桿式收購的股份一般都會被質押,一旦相關個股的股價下跌,進而導致質押股份被強制平倉,到時候廣大中小股東的損失是不言而喻的。
A股市場向來不乏資本玩家,或掏空上市公司,或將一家上市公司“經營”得一團糟,資本玩家過后的上市公司,除了留下“一地雞毛”之外還是“一地雞毛”,而類似的案例太多,產生的教訓也太深刻了。因此,對于市場上出現的“空手套白狼”的現象,監管部門有必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為了防止資本玩家將某些上市公司于股掌之間,筆者以為,其一是要強化個中的信息披露工作。比如,股份收購人的資金來源、出資人的信息應進行穿透式披露,直至穿透至出資的自然人,而不留下任何一點疑問。其二是監管部門有必要進行把關。如果股份收購人收購資金全部來自于借款,那么就應采取必要的手段或措施進行。監管部門亦可出臺相關,成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或實際控制人的股份收購人的資金,其中的50%必須為自有資金。如此,像寶能系控股萬科等產生的鬧劇,就有可能避免了。
聲明:東方財富網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
直擊2019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起售價5999美元 史上最強大Mac電腦發布
直擊2019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起售價5999美元 史上最強大Mac電腦發布
刷屏了!易會滿上:我國資本市場韌性增強 抗風險能力提高(10大要點)
易會滿亮相 給A股吃定心丸!提及資本市場韌性在增強 看十大重點表述
海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廢止《海南經濟特區農墾國有農場條例》等十四件地方性法規的決定
- 標簽:空手套白狼的融資方法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