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風險增大:連陸金所都逾期了 或有壞賬風險
凡是和金融有關的,人們總是談“逾期”色變,最近的勢頭正應了一句話“怕什么,來什么”。近日,一款被陸金所稱為“穩健理財之王”的“穩盈-安e”產品曝出逾期引來了市場側目。
實際上,近段時間P2P平臺項目逾期已極其常見。此前,P2P企業愛投資發布消息,說有750萬元項目出現問題將逾期,方財和融資租賃(上海)有限公司,因對逾期代償準備不足,當日未能完成代償,先用其繳納的金優先最后一期利息,剩余金108萬元根據投資比例先行投資人本金。
對于這些消息,很多人都相當擔心。P2P到底還靠不靠譜?自己的錢是否還能拿得回來?有名的企業都這樣了,這個行業是否真的不安全了?
其實與跑相比,逾期總還是讓投資者抱有希望的。有業內人士分析說,逾期在P2P平臺中是很常見的事,一個企業能夠精確地把還款日期計算準確,自己的資金鏈一直安全有效地運轉,他也就不會去P2P借高利息貸款了。哪怕是親戚朋友借的錢,正常到期還的也是鳳毛麟角,拖上幾天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銀行借出去的都是優質貸款,逾期不還的也大有人在,所以才會有催收部門。
說到這里,似乎給那些碰到P2P平臺逾期的投資者吃了一顆“定心丸”。但這個問題要分兩面看,的確,零逾期零壞賬,在金融行業里是基本上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如果某個平臺自稱零逾期零壞賬,最大可能是接入了資金池。而了資金池的結果就是,將逾期拖成壞賬,將壞賬不斷積累,然后逐漸借新還舊,最后完全被利息拖垮,直到無法兌付而跑。
但從長遠來看,從逾期到壞賬,可能就是一步之遙。比如,去年貸幫網的合作伙伴前海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的優選債項目出現大面積逾期,至今仍有1280多萬元的資金未歸還投資人,但貸幫網“不兜底”。從這一事件可以看出,如果忽略了P2P平臺的逾期,把它當成是一個正常現象,后果可能就不堪設想。
人們總是愿意對所謂的正規公司有著盲目的樂觀,但過去的事件證明,有牌照和規模大的公司也未必安全。前海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投資、融資、租賃、基金管理、金融業務于一體的國際性財團機構,注冊資本1000萬美元,擁有中國商務部批準的融資租賃金融牌照,但牌照和規模并不能風險事件的發生。
更糟的是,盡管中國的P2P網貸平臺發展勢頭紅火,但卻沒有統一的相關監管政策制度,衡量網貸平臺的風險指標——逾期率,各平臺都是一面之詞,計算沒有統一標準,這似乎也給了P2P平臺以及借款人逾期的可乘之機。
當前很多P2P平臺對外風險逾期率在1%以下,然而,從數據來看,去年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是1.56%,而銀行的客戶往往是資產雄厚的國企、央企以及地方,信用卡行業的風險率是3%。
從一般意義上講,P2P平臺的客戶群體質量比銀行和信用卡群體資質應該稍差一些,但風險率卻要低于銀行和信用卡行業,這個1%的數值值得推敲。正因為沒有一個靠譜的逾期率作為風險指標,投資者在選擇P2P平臺時才如同盲人摸象。
沒有監管,平臺可以模糊自己的責任,逃避應有的懲罰,如果出現逾期,作為交易方之一的投資者只能悲哀自己的眼光差;沒有監管,平臺也可以,哪個平臺都敢說自己是最有信譽的。只是,P2P平臺們,大家都是出來創業賺錢的,千萬不要違規違法的道。
- 標簽:愛投資的錢還能回來嗎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