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10年投資什么最賺錢?
在未來的投資生涯中,作為投資者的我們不同的時期應該關注些什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1991年,比爾蓋茨母親讓他去見巴菲特。當時蓋茨創辦的微軟已經如日中天,他說:“巴菲特只會炒股票,我和他沒有共同語言。”
但當他們初次見面后,蓋茨發現自己錯了,他們很快成為了好友。蓋茨的父親讓他們各自寫一個對自己最重要的詞,他們都寫了“專注”。
巴菲特出生的那一年,恰逢美國金融危機。在他很小的時候,他對妹妹說:我要成為百萬富翁。他的妹妹驚呆了,因為他們家族沒有過百萬富翁。事實上,他成了百億富翁。
他的老搭檔查理芒格也是如此。兩個巨富老頭,穿著普普通通的衣服,幾十年如一日,致力于內化思考和研究。從清晨開始研讀財報,研究企業,到日落,極度自律,他們都是老派的,但卻無限接近投資的線
百威英博、漢堡王、亨氏、卡夫這一串國際企業,背后都已經收入到了三個巴西老頭建立帝國 3G資本之下。
對這三個巴西老頭的了解,依然是從巴菲特的致股東信中看到的。三個老頭走在上就像普普通通的白發老頭,毫無特別。而他們的投資也是驚人得質樸。
從1978年肇始,過去的四十年,中國人從一無所有到仿佛可以買下一切。雖有太多閃光點值得肯定,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的投資觀念,依然是不全面的,是急功近利的,是缺乏的。
集中一切資源把錢砸到自己的學識,學養,經驗,經歷,人脈,見識,能力上才能獲得幸福的人生。
在實現了第一階段的富裕后,集中一切資源把錢砸到和自己已有事業能產生協同的事業上,砸到令自己感受到價值的事業上,砸到自己的能力,資源圈覆蓋內的事業上,才能投資的有效性。
不可彌散性蜻蜓點水式投資,不可追逐所謂風口,不可缺乏對商業本質性的思考和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