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首部懸疑片就這?我替張震瘦下來的24斤肉感到難過
隨著2020年的結束,新舊交替之際抓緊上了一批元旦賀歲片,《拆彈專家2》收獲高評分,《送你一朵小紅花》賺足眼淚,賀歲檔第一彈相當成功,但在元旦和春節之間的這段檔期,就出現了院線影片青黃不接的現象。
元旦過后的第一周沒有好看的新片上映,只有一部懸疑片點映,就是張震的《緝魂》。
這部電影從制作班底上來說,應該是一部相當有潛力的電影,導演是拍攝過豆瓣評分8.2的電影《目擊者之追兇》的臺灣導演程偉豪,原著是著名科幻小說作家江波的《移魂有術》,主演是張震和張鈞甯。
一切都看起來相當值得期待,而在正式上映之前的大范圍點映之后,電影也打出了7.2分的成績,這個評分雖然沒有很高,但也挺不錯的。
聽說張震為了演好電影中這個癌癥晚期的檢察官角色,暴瘦24斤,人都瘦脫相了。
能讓張震犧牲這么多,制作團隊又這么硬,評分也還不錯,這樣的情況下,懷揣著對“新年首部懸疑片”的超高期待走進了電影院,結果。
就這?開年首部懸疑片就這?
看完電影,開始替張震瘦下來的那24斤肉感到難過。
(以下內容包含大量劇透)
電影的案件是王氏集團董事長王世聰在家中被殺,續弦的年輕妻子李燕手握兇器,睡裙上的血跡也增加了她的嫌疑,但李燕卻說自己是去阻止兇手的,而真正的兇手應該是王世聰和亡妻所生的兒子王天佑。
據李燕說,王天佑失蹤了很久,在當天晚上突然回到家中,手拿法器,布下法陣,像他老媽當初一樣,神神叨叨,然后突然開始行兇,李燕阻止,最終被迷煙迷倒,王天佑畏罪潛逃。
聽完李燕的陳述,檢察官梁文超感覺到了一絲不同尋常。
梁文超是一個癌癥患者,癌細胞已經擴散轉移,距離進入大腦也沒幾天了,但是這個時候,他的妻子刑警阿爆懷孕了,梁文超為了能夠給妻子孩子多留下一些錢,選擇了回到崗位繼續工作,接下這樁棘手的兇殺案。
兇案一共兩名嫌疑人,其中死者妻子李燕還是遺產的第一繼承人,而第二繼承人居然不是兒子王天佑,是死者的好友萬博士。
通過與萬博士的接觸,梁文超夫婦得知,王世聰與梁文超一樣,都是癌癥患者,并且王世聰是腦癌,而萬博士研究的就是如何拯救腦癌患者,還研究出了一種大腦復制的技術。
順著這個點,梁文超追查下去,逐漸發現了很多問題,比如李燕從右撇子變成了左撇子,神神叨叨說什么唐素貞(王世聰的亡妻)我不怕你,還和萬博士舉止曖昧等等。
簡而言之,根據這些疑點查下去,真相就是,萬博士其實和王世聰才是真正的一對戀人,當時王世聰作為公眾人物,為避免不必要的言論,娶了妻子唐素貞,但在有了兒子之后又冷落她,導致唐素貞患上抑郁癥,心理開始扭曲,在發現王、萬二人的關系后跳樓自殺。
唐素貞死后,王世聰患上癌癥,瀕臨死亡,萬博士幫助他找了李燕做試驗品,將王世聰的記憶復制到李燕身上,李燕就成為了王世聰的容器,之后她(或者是他)又為了防止正品王世聰修改醫囑剝奪李燕的繼承權,教唆王天佑殺了王世聰,自己繼承王氏集團,并用李燕的身體代孕自己的孩子,等孩子長大以后再把自己復制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再簡單一點來說就是,我殺我自己,我懷我自己,我生我自己,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這段劇情看得我直呼好家伙,你移魂非移到一個女的身上就是為了“我生我自己”??
最后為了讓真正的兇手李燕得到制裁,梁文超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聯合來找他自首的萬博士一起去找了李燕,然后把梁文超的記憶復制到了李燕身上,再由已經是梁文超了的李燕去認罪伏法,而正版梁文超則把阿爆之前藏匿證據的罪攬到自己身上。
結局是阿爆生完孩子去自首進了監獄,在監獄的角落,她見到了李燕,也就是梁文超,兩人大團圓。
就這個劇情,前半部分平平淡淡,后半部分就開始扯淡。
也不能說不好,畢竟這也算一個奇思妙想,也挺神奇的,看完之后有極大的震撼。
關鍵在于,結尾和真相是夠震撼了,但你也不能就不要過程了啊!這可是一個懸疑電影啊!
在最初的首映之后,原著作者立刻在微博上給予了影片相當高的評價,認為電影已經超越了原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這樣沒錯。
原著中的男主是一名精神科醫生,不是檢察官,也沒有什么正義情懷,更沒有一個刑警妻子,所以他的出發點其實更多的是錢和利益,而電影則是為了愛與正義。
從這一點上來說,電影是升華了的。
刑警阿爆當初藏匿了證據,因為她想利用這件事讓萬博士為梁文超做手術,想要留住梁文超,是她對丈夫的愛。
而梁文超最終選擇用正版自己替妻子背下所有罪名并讓萬博士將自己的記憶復制到李燕身上,一方面是為了讓李燕得到應有的制裁,也結束王世聰這荒謬又自私的做法,另一方面也是不想離開妻子,想永遠陪著她,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愛與正義。
再說到關于性別與愛的事情上,這更是小說不曾討論到的。
首先從萬博士和王世聰的感情上來說,兩人不能說是完全意義上的只喜歡男性,或許更多的是他們只喜歡對方,并不在意對方到底是什么性別,只要是“你”,就可以,所以萬博士才會愿意將愛人的大腦復制到一個女人身上,并在此之后一如既往地深愛著這個人。
因為對于他而言,愛人還是那個愛人,換了身體,換了性別,可記憶沒換,這種愛是超越基礎的一種愛,是真正的愛這個“人”,也是沒有限制的愛。
這一點也同樣適用在梁文超和阿爆身上。
梁文超曾經因為阿爆為了救他而藏匿證據的事大發脾氣,并直言,自己這樣的身體,又何必這樣救他,不如讓他死,而阿爆的回答是,你不知道,對于我們來說,只要能留下一些,就不在意以什么樣的形式。
大約這也是促使梁文超有勇氣將自己的大腦復制到李燕身上的原因之一吧。
梁文超知道阿爆不在意他以何種形式存在,這個“形式”當然也就包括了性別。
片中沒有直白表示梁文超復制大腦的事,但在最后結尾處,李燕抬手撫平阿爆眉頭的這一細節動作可以看出,她就是梁文超。
一對男性戀人,后來變成了異性戀人;一對異性戀人,后來變成了女性戀人。
真正的愛是沒有任何限制的,我愛你,不因為你是什么樣的樣子,只因你是你。
這是電影超越小說的地方。
情感豐富真摯,包括唐素貞對兒子的愛以及家庭對孩子的影響等等,在影片當中都有體現,從這方面來看,電影是成功的,而且是極其成功的。
但成也蕭何敗蕭何,情感讓電影超越小說,但也讓電影有了敗筆。
情感部分的展現與主線割裂太嚴重,導致劇情看起來十分拖沓。
梁文超和阿爆之間經常有游離在主線之外的感情戲,比如兩人相擁而眠那段,雖然把感情渲染得很好很到位,但卻因為與主線過于無關,且這段戲的時間太長了,導致割裂感太強,有一種劇情拖沓的感覺,讓觀眾容易感到無聊和厭煩。
除此以外,這部電影的推理性也太差。
作為一部懸疑劇,大家除了喜歡燒腦的問題和出人意料的反轉之外,還喜歡爽到爆的推理過程啊!
影片做到了意料之外的結局和反轉,想必2021年的觀眾在看電影之前也不會輕易就把“換腦”這個想法加入到劇情當中,但觀眾在看電影之前也沒想到你們推理這么硬啊!
推理過程可以說是基本上沒有,真相全靠梁文超一句“我有一個想法”硬往外拋,在懸疑電影中觀眾本來就沒有上帝視角,觀眾能看到的其實沒比主角看到的多多少,結果主角也不推理,直接就把結果說出來了。
so?你怎么得出的結果啊??讓觀眾跟你共享大腦?這是真把觀眾當工藤新一江戶川柯南夏洛克福爾摩斯使啊。
前面沒有過程也就算了,但好歹也是梁文超發現的問題,解決問題也是警方做的,但是結局那里,真相也不用推理了,解決方案也不用警方想了,直接就靠萬博士自己自首講述案件全過程是不是有點太偷懶太草率了。
雖然由當事人自己來講述能讓整個過程更加完整連貫,但這樣也讓人覺得太不爽了吧,合著前面警方都白忙活了,讓嫌疑人擺了一道,所有人里只有梁文超是智商在線,結果還沒能找出將罪犯緝拿歸案的辦法,所有的事還是得靠當事人良心發現。
萬博士會自首也不是因為警方壓力,而是因為他覺得王世聰他們這樣是不對的,殺李燕未遂,所以來向梁文超尋求幫助,這就顯得警方這邊有點太窩囊了,智商不在線,能力也不行,還剝奪了觀眾對于推理的熱愛與期待。
整體來說,7.2分的《緝魂》也還行,評分很中肯,沒有過度吹捧也沒有閉眼差評。
2031年的高科技背景設定,符合“科幻”題材定義;劇情中有很多古怪的地方,把驚悚的氣氛渲染得很到位;最終用科學解釋了玄學,為國產恐怖片提供了更高逼格的創作思路,不用再吃藥、做夢了。
幾位主演演技到位,推理性雖然不足,后半段也顯得有點扯淡,但至少“出人意料”這一點是做到了,結局也算合理,還帶著人情味,也還算不錯。
7分的懸疑片,整體來說勉勉強強,驚艷不足,及格有余,如果說有什么特別想要看的,就是電影中明目張膽地表達了“跨性別的愛”這一點,以及張震的敬業演技吧。
不太推薦去影院看了。
春節將至,近期也不太會有特別驚艷的電影了,好電影都留到春節賀歲檔了(爛片也留到那時候了),等新年新電影吧。
- 標簽:電影我的最愛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