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70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張掖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3710元 接近全國平均水平

新聞發布會現場 金奉乾 攝
每日甘肅網蘭州9月20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金奉乾)今天下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張掖市專場新聞發布會。張掖市委書記楊維俊,張掖市委副書記、市長謝又生圍繞“牢記囑托 砥礪前行 加快建設幸福美好金張掖”主題,介紹了70年來張掖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
楊維俊說,張掖地處河西走廊中部,素有“塞上江南”和“金張掖”之美譽。全市國土面積3.8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30萬人。70年來,張掖城鄉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改善,經濟發展實現了歷史性飛躍。新中國成立之初,張掖市生產總值僅有3100萬元,人均生產總值僅56元。2018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407.71億元,是1949年的1315倍;人均GDP達到33105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769元(全省31336元),是1949年的591倍。糧食總產量由1949年的1.02億公斤增加到2018年的13.96億公斤,增長12.7倍;年產玉米種子4.5億公斤,占全國大田玉米用種量的40%以上。工業企業由1949年的20戶增加到1288戶,增長63.4倍;財政收入由1949年的128萬元增加到60.64億元,增長4737倍。2018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5267元,是2000年的5.6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710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906元(全省8804元),接近全國平均水平(全國14617元),是1949年的381倍。
70年來,張掖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發展基礎不斷夯實,發展條件更加良好。公鐵航相互交織、干支線公路交錯縱橫的立體交通樞紐基本形成。農村實現了硬化道路、動力用電、安全飲水、廣播電視、4G網絡“五個全覆蓋”。城鎮人口由1949年的4.53萬人增加到58.67萬人,城鎮化率由8.25%提高到47.55%,城市建成區面積81.03平方公里,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積38.1平方米。信息通訊便捷,在全省率先建成“全光網”城市,成為“寬帶中國”示范城市、國家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全省5G網絡試點市,信息化建設走在全省前列。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