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臺”釋放進博效應
在食品及農產品展區,前來洽談貓山王榴蓮采購生意的國內采購商一撥接一撥;在裝備展區,幾場國內外企業合作項目的簽約儀式同時進行;在新聞發布廳,多個省份交易團召開發布會,完成一系列項目集中簽約……
在“四葉草”中,各大展區每天人山人海,洽談合作場景隨處可見。作為國際合作的平臺,這里匯聚各個企業的創新成果、核心技術。平臺背后,是近14億人的中國大市場,是涌動的活力與商機。中國改革開放的紅利,讓越來越多地方和企業從中獲益,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進博會不僅是商品交易的平臺,也是形象展示的平臺。本屆進博會,增設了4000平方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暨中華老字號”展區。文化搭好臺,經濟戲也同樣可以開鑼。陜西的小米、福建的茶葉、浙江的青瓷、山東的銅雕……展品讓人目不暇接,不少企業表達了采購意向。文化遺產也是本地特產,非遺作品也是特色商品,有參展商表示,“我們要抓住這個機遇,把更多當地的特色產品推介出去”。
匯聚頂尖產品、對接供需雙方,既能交易又能展示,既有合作也有競爭,進博會就是這樣一個“買全球”“惠全球”的平臺,讓全世界的企業搭上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共同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