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試愛 電影邁克爾-哈內克獨家試愛 詩意的凄婉派電影
盡管結尾注定凄涼,但哈內克讓電影始終保持著詩意,在情節變得越來越壓抑的過程中,這對老情人的日常生活依舊彰顯知識家庭特有的精致與高貴,比如喬治斯經常在書房內與女兒或學生見面交流,欣賞古典樂唱片,在床前為安妮讀小說……在陰霾已悄然頭頂的過程中,他們似乎非常認命,甚至保持樂觀心態,“愛”在兩個間流淌,但同時它也在逐漸變質,于是故事就有了一個非常“哈內克式”的收鞘,哈內克無疑是浪漫的,但在風花雪月的同時也一直堅定地注視著現實,連他自己都說:“我并不認為年事漸高讓我變得更智慧或更平和。”所以《愛》和《隱藏攝像機》之類的前作一樣,它仍是尖銳的,片中的喬治斯甚至一面讓安妮的尸體平躺在床上,一面將一捧白色雛菊散在水中,緬懷他們終于逝去的愛情。你要說這部電影不夠美好,但里頭出現的一只鴿子、一連串水喉的流水聲、一段鋼琴樂、一次近乎的死亡,零零碎碎的這些元素構筑了電影最哀婉絢麗的底調,同時亦偏向極簡主義風格,將角色、場景都壓縮到最少的范疇,終以“三寸牙雕”的手法了杰作。
這部幾乎百分之九十的內容都放在一間公寓內的“愛情電影”,以沉緩而迷人的細節,平靜鏡語下涌動的悲憤,埃瑪妞·麗娃與讓·易斯·特林提格南特兩位老戲骨振聾發聵的表演,贏得了觀眾和影評人最熱烈的掌聲,挑剔的戛納電影節評委再次給予哈內克金棕櫚大的殊榮。那是因為,從《愛》中我們深深體會到了這位電影人并未被蒼老磨平的桀驁,以及歲月賦予他洞悉世態炎涼、人性微妙的慧眼。
邁克爾-哈內克《愛》海報
《愛》講的是一個關于“愛”的故事,盡管已經有《柳暗花明》那樣描寫老年癡呆癥困擾的夫婦之愛被疾病磨滅的電影珠玉在前,但哈內克還是以安靜深邃的鏡頭揮就了另一個版本的衰老愛情,片中的這對老夫妻都是音樂教師,他們遠離子女,一直過自己的悠閑生活,然而這份安逸終因妻子安妮的突然中風,導致半邊癱瘓而終結;他們倆起初還能做到真正的相濡以沫,不離不棄,但隨著安妮病癥的加劇,她失去了她的溫柔、優雅,以及端莊,變成一個被病魔纏身的廢人,于丈夫喬治斯在痛苦與矛盾中作出了一個讓人錯愕的決定。
作為邁克爾·哈內克從影生涯中最新的一部劇情長片,《愛》與其以往的作品都嚴重有別,在《鋼琴老師》中他用冷凜的格調詮釋性壓抑,《趣味游戲》以寫實到讓人崩潰的情節告訴你犯罪是一種無可逃避的,《白絲帶》以精致而扭曲的形式表現人性中最的,而這部《愛》仿佛是哈內克一段優雅的、充滿私人情調的獨舞,沒有絢目的畫面,只有兩位八旬老人在一間公寓里的對手戲,宛若放在書架最角落里的那本老派言情小說。據說,這是在哈內克少年時期就身亡的姨母給他的靈感,可想而知電影將彌漫怎樣教人嗆出眼淚的傷感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