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簡報范文核電一哥”受審:山西煤老板真嚇人 用麻袋送錢
由于各部門審批意見對外公示,企業不知道文件到了哪個領導手里。“企業就通過各種方式公關或者打聽,給各級領導送錢。比如給處長送錢后,處長告訴簽過了到了副司長,企業就給副司長送錢,然后逐級攻關,達到項目審批。”
得以印證的案例很多。2012年5月11日至12日,劉鐵男帶隊赴重慶調研當地能源發展和保障工作。10多天后,能源局正式下發重慶萬州發電項目、安穩電廠擴建和合川二期第二臺機組等3個新建電源項目共398萬千瓦的條。此前,該項目被拖了一年之久。
一內部人士詳細向《中國經營報》記者介紹了項目審批流程。2004年以前,1978年以后,建設項目必須提供可行可研報告。“這種審查是國有企業特有的審批方式,可研報告審批之前,項目要立項。”
涉案企業包括涉及多家中央企業及其下屬公司,亦有個別民企。有涉案企業負責人已經被帶走調查,并另案處理。
所謂條,并不是程序和必須程序。“因為企業跑部委時無憑無據,部委不愿意配合,所以國家發改委給企業統一出一個函說明項目初步審理,其他部委配合,之后國家能源局職能部門再予以“核準”即可以開工了。”
審批環節到底有多復雜,李克強總理曾公開表示,“國務院辦公會交辦的事竟然卡在一個處長手里”。
上項目沒有不送錢
牽出副局長許永盛
知情人士透露,郝衛平于2014年4月15日居住,4月25日被機關,5月16日被免去司長職務,10月31日檢察院送達。期間,法院兩次退回審查,且因案情復雜延長審理期限3次。
比條復雜的程序是項目簽批程序。上述內部人士介紹,企業將項目向遞交地方核準報告,地方國家發改委后能源司火電處起草相應審查意見,副司長簽批,司長是否,再報局長,各司長會簽,后報送辦公廳核稿,最后報局長然后簽發,最后辦公廳發出。旁聽人員告訴《中國經營報》,郝衛平在法庭上介紹,審批沒有時間,但有領導重視和督辦,幾天可以辦完。如果沒有,實際不受控制,可以走好幾年。”
資料顯示,郝衛平長期在發改委從事電力管理工作,2004年成為電力處處長,2008年國家能源局成立時升為電力司副司長。2013年3月國家能源局與電監會合并成立新能源局,5月郝衛平改任核電司司長。
郝衛平落馬后,牽出了國家能源局副局長許永盛。息顯示,許、王、郝曾同在國家計委基礎產業司,后在發改委能源局共事多年,主管電力工作。當時,許是基礎產業司綜合處處長,后任發改委能源局副局長,王郝則分任電力處處長和副處長,許是王、郝的直管領導。
知情人士透露,郝衛平在落馬后主動交代了機關沒有掌握的700多萬受賄金額,并牽出國家能源局副局長許永盛。“在每個部門都收錢中,我也害怕過,山西煤老板真嚇人,用麻袋裝錢來送。”
其妻劉某,于2014年4月15日傍晚,從首都機場出境被發現,有關部門人員直接去郝衛平家,隨后將郝衛平帶走。
業務之后,三吉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與郝衛平開始結識。旁聽人員向《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三吉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為此向郝衛平送錢金額超過500萬。“其妻還曾低于每平米一萬元的市場價格,購買了該公司開發的分別位于國興家園和觀湖國際兩套140平米和180平米的房子。”
又是這個電廠這個負責人,因“郝衛平透露手頭緊張”,幾個月后再次開車進京,在同一個地方同樣的場景,將80萬元再次放到郝衛平的車內。
類似的情況很多。郝衛平在江蘇張家港一電廠開會,當天夜里又收到了一筆錢。內部人士介紹,這筆錢有說在郝衛平離開房間后放在枕頭下,有說直接交給郝衛平,5萬或20萬。
2004年審批。對可行性審批,改為建設許可進行審批,減少對企業的審批內容。但后地方和企業不適應,要取得24個文件,需要相關部委的支持。能源局啟動了“三年早知道”舉措,即把國家重點項目事先向社會和企業、地方公開。
原標題:“核電一哥”郝衛平和央企行賄者
核電司司長郝衛平
2012年某一天,河南周口,某電廠二期審批。該電廠負責人接到電話后用紙盒裝了60萬現金,當天開車進京。在位于三里河國家發改委東邊口,該人將紙盒放在郝衛平后備箱。
兩人幾無寒暄。不過,知情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郝衛平否定了收了這筆錢,一則他因身體原因不開車,二則從來沒有接到過這么的送錢。”
為此,能源局公開2005年、2006年和2007年三年的項目。“當時不針對單個項目,這是條的雛形,后來演變為一個項目一個文件。”
電廠得到的回報就是項目條。顯示,郝衛平在2004年到2012年期間,通過電力審批收受巨額賄賂超過1000萬元。“其中有700多萬元是有郝衛平到案后主動交代的。”
本報記者晏耀斌報道
涉案公司三吉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與劉某之間有過業務往來,后發展為利益輸送。據了解,三吉利籌備上市期間,劉某擔任該公司財務顧問并獲得20萬美金費用。
2萬、5萬、10萬、20萬、30萬、50萬、80萬、房子,一筆筆行賄和受賄,起于2004年到2012年,涉及央企、央企下屬公司、民企以及上述企業的所有項目。
“項目都是投資多少億多少億元著急上馬,但沒有領導督辦,審批是沒有時間的。”有關人士轉述郝衛平的話,“企業得給每個部門送錢,不送錢就審批不了。”
《中國經營報》獲知,郝衛平落馬同樣來自電力審批受賄。其在把控電力審批權限上,幾乎所有的企業和所有的項目審批,均以開。其中大部分“行賄者”系中央企業及其下屬公司,亦有個別民營企業。檢方稱,郝衛平單筆受賄金額從2萬到80萬不等,總額超過千萬元。檢方同時還稱,郝衛平也涉嫌以收受他人贈與房產的方式受賄。
國家能源局窩案審理逐漸接近尾聲。繼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王駿巨額受賄案于2015年8月開審后,核電司司長郝衛平受賄案也在市一中院公開審理。
誰來監督審批環節
郝衛平受賄全部來于電力企業。《中國經營報》之前曾報道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王駿受賄案件,兩者升任司長之前履歷相似,主要任職電力處。
按照國家能源局對電力司的職責劃分,主要是擬訂火電和電網有關發展規劃、計劃和政策并組織實施,承擔電力體制有關工作,銜接電力供需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