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檔文藝片 完敗 :票房和口碑呈 倒掛 態(tài)勢

▲《何以笙簫默》
豆瓣評分:★★☆☆☆ 3.6分

《闖入者》▲
豆瓣評分:★★★★☆ 8.0分

《左耳》
豆瓣評分:★★★☆☆ 5.6分

《念念》
豆瓣評分:★★★★☆ 7.3分
隨著“五一檔”的落幕,又到了驗收成績的時候。在七部新片扎堆上映的情況下,根據(jù)熱門小說改編的電影《何以笙簫默》雖然廣受吐槽,卻以近1.7億的成績成為國產片中的佼佼者,而口碑較高的文藝片《闖入者》、《念念》加起來的票房還不足1000萬。導演王小帥在一封公開信中悲憤地說:“這可能是商業(yè)片最好的時代,也可能是嚴肅電影最壞的時代。”
票房
《速7》上映三周仍是冠軍
短短三天的五一檔,卻成了多家片方必爭的黃金檔。除了《速度與激情7》、《左耳》延續(xù)熱映,又有《何以笙簫默》、《赤道》、《念念》、《闖入者》、《愛我就陪我看電影》、《少年毛澤東》、《女神跟我走》7部新片扎堆上映。今年五一檔的總票房達到了6.24億,是去年3.62億的近一倍。
4月30日上映首日,《何以笙簫默》就以6000多萬的票房拿下當日冠軍,五一當天,又以8000萬占據(jù)榜首位置。不過,超低口碑成為該片繼續(xù)領跑的絆腳石。5月2日、3日,已經熱映三周的好萊塢大片《速度與激情7》趁勢反超,將《何以笙簫默》擠下冠軍位置。最終,《速度與激情7》以1.74億位居五一檔榜首,《何以笙簫默》則以1.697億緊隨其后,排在三、四位置的分別是《赤道》和《左耳》。其中,《何以笙簫默》的累計票房已達2.33億,《左耳》累計3.77億,再次驗證了青春片的市場號召力。
在好萊塢大片和國產青春片的夾擊下,文藝片遭遇了徹骨的寒冷。張艾嘉新片《念念》累計票房僅500萬,王小帥的《闖入者》更低至380萬。
令人感慨的是,國產片的票房和口碑再次呈現(xiàn)“倒掛”態(tài)勢,領銜五一檔的《何以笙簫默》和《左耳》豆瓣評分都不及格,分別只有3.6分和5.6分,而《念念》與《闖入者》則被網友打出了7.3分與8分的高分。
聲音
王小帥:中老年觀眾已經被排斥出影院了
王小帥執(zhí)導的《闖入者》講述了一段與“文革”密切相關的“三線建設”歷史,在威尼斯電影節(jié)、多倫多電影節(jié)展映時都收獲了良好的口碑,但無奈受到商業(yè)片沖擊,《闖入者》徹底失去了生存的空間。
4月30日上映首日,《闖入者》的排片只有1.5%。當晚,還在長沙跑宣傳的王小帥發(fā)表了一封公開信,對當下電影市場進行“血淚控訴”,他說,“現(xiàn)實情況之嚴峻、排片量之少、排片場次之邊緣,都超出了我們的想象。”他甚至求觀眾,“我的觀眾,請你挺我!”
王小帥在接受采訪時說,4月30日是他“從影以來最黑暗的一日”,“我人生之中拍電影以來,不管遇到再大的事情,拍攝多么困難,過程多么曲折,甚至早期拍電影遭遇的所有一切,都比不上4月30日,讓我看到所有的努力遭遇了一個如此冷冰冰的現(xiàn)實。未來能不能再從事電影我都會懷疑,除非你就從流。其實我是挺絕望的”。
在他的預計中,《闖入者》應該有8%到10%的排片量,他認為市場沒有做到應有的相對公平。在沒進入市場被觀眾檢驗的時刻,《闖入者》就已被預判了死刑。
王小帥認為,老年觀眾不應被市場拋棄。“我們小區(qū)的老年人平時沒有電影看,這次《闖入者》有老年人去看了,之后就趕快叫所有同學、朋友去看,他們終于發(fā)現(xiàn)他們能看的電影了。我們現(xiàn)在都在照顧低齡觀眾,但中老年觀眾呢?在中國電影格局里他們被排斥出電影院了。”
張艾嘉:我接受票房的事實,但我不認為這是失敗
相對于王小帥的絕望,張艾嘉對這樣的票房結果看得比較開,她昨天在一封公開信中表示:“我說過成功在字典里的意思就是‘把事情做好’。而我們存在的意義在于繼續(xù)把自己的工作當一回事,有一份尊重去做好它。我接受票房的事實,但不認為這是失敗。感謝所有相信真善美的同路人。我們沒有回頭路可走,只有走得更堅定,更艱困,更清晰,更真誠,直到最后一刻”。
《念念》講述了三個年輕人通過幾段魔幻般的經歷,完成各自心靈的成長以及與父輩情感和解的故事。張艾嘉一直不避諱給《念念》貼上文藝片的標簽。“大家一直都很緊張文藝片,好像文藝片是毒藥一樣。我不太喜歡騙觀眾,文藝片不是丟人的電影,我40多年的電影生涯里都是在拍文藝片,我還站在這里。文藝片是能和大家分享太多心靈上的東西的電影方式,文藝片是可以造就很多好演員的影片模式,它必須要存在。”
本報記者李俐J203
快評
文藝片也會有春天
王金躍
這個五一,對于中國電影來說非常有意義。
首先,好萊塢大片《速度與激情7》在中國市場上繼續(xù)攻城略地,截至昨天,它的票房已經達到了將近23億元人民幣,遠超北美市場的3億美元,如果不是遭遇到即將在5月11日公映的《復仇者聯(lián)盟2》,它最終的票房很可能會接近30億,它見證了中國電影市場的驚人潛力。其次是兩部粉絲電影《何以笙簫默》和《左耳》的意外紅火。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兩部文藝片,由王小帥執(zhí)導的《闖入者》和由張艾嘉執(zhí)導的《念念》在排片上“遭到了排擠”,兩部影片的首日排片量均不到3%,在這樣火熱的市場中,如此成績,讓兩位導演再也坐不住了。
我參加了《闖入者》和《念念》的整個系列發(fā)布會過程。可以說,兩位導演對于這兩部片子的營銷都非常上心。《闖入者》請來了尚雯婕唱主題曲,王小帥導演還在發(fā)布會上公布了自己的婚期,目的也無非是博眼球;至于《念念》,除了張艾嘉導演本人的知名度,主演張孝全、李心潔、首次復出的梁洛施以及主題曲演唱者劉若英都是一等一的明星,這樣的組合在話題上應該不至于輸給《何以笙簫默》太多。
之所以票房天地之差,我想原因可以歸為以下5點:一是電影類型的差別;二是《何以笙簫默》和《左耳》的小說基礎;三是出品方的營銷推廣能力;四是影院的排片安排;五是現(xiàn)在中國電影觀眾的欣賞水平。
所謂的“文藝電影的春天”永遠都是一個偽命題,在票房上,文藝片跟商業(yè)片相比,永遠都沒有真正的春天可言,這是由電影的類型決定的。到目前為止,國產文藝片中最賣座的就是張藝謀導演的《歸來》,但它的票房也只有區(qū)區(qū)兩億多。姜文導演的《一步之遙》一旦偏離出商業(yè)片的范疇而偏向自言自語的文藝片,它的票房立馬就下來了。
從這兩年的國產電影來看,改編自暢銷小說的電影票房都不錯,從郭敬明的《小時代》系列到趙薇的《致青春》,再到偏文藝的《狼圖騰》,這就是現(xiàn)在中國電影圈最津津樂道的“IP(知識產權)”開發(fā),從商業(yè)角度來說,它的威力不可小覷!
說到院線安排,這也是王小帥導演最憤憤不平的一點。理性地說,目前中國電影院線的排片大多是由電影院自主安排的,影院經理會根據(jù)影片的特點來安排排片量,在各大院線相對獨立的現(xiàn)在,即便是有些主旋律電影,要想用行政命令來增加排片量,也難度頗大。對于院線來說,票房是硬道理,電影上座率不行,即便開頭排片量大,過不了幾天,也得被別的電影取代,這是殘酷的現(xiàn)實,這一點,《一步之遙》也不例外。
電影除了娛樂外,還有它的文化和教化功能,能堅持拍攝嚴肅電影的電影人永遠值得尊敬。但在如何保護和推廣這些文藝電影上,歐洲國家如法國等,就做得比較好,比如它會限制一部商業(yè)大片在排片上的一家獨大,規(guī)定一部電影的排片量不能超過三分之一,以免形成壟斷。另外,藝術影院的建立也值得借鑒。這都需要國家相關部門的支持,希望這樣的政策能夠早日出臺,這是嚴肅電影人的福音。
我們也必須看到,拍攝嚴肅電影的導演們,他們也不是沒有任何的好處,王小帥導演是法國戛納電影節(jié)的常客,他的《青紅》獲得了第58屆戛納電影節(jié)的評委會大獎。他的處女作電影《冬春的日子》還曾經入選英國廣播公司世界電影史百部佳片;而張艾嘉導演的《念念》作為今年香港國際電影節(jié)的開幕電影,也是難得的殊榮。這樣的榮譽,絕非商業(yè)電影人能夠享受到的。
在剔除了外部因素后,我認為,對于文藝電影的作者們來說,在拍攝前,如何有意識地控制成本是最為關鍵的,以法國已故導演阿倫雷乃1961年拍攝的電影《去年在馬里昂巴德》為例,這部冗長沉悶的后現(xiàn)代之作的拍攝成本只有70萬美元,正是成本很小,最終也賺錢了。
年初的《狼圖騰》一開始也排片不佳,但隨著口碑的擴散,這部影片最后取得了7億的票房佳績(其成本只有兩億多點),好的電影,不管是商業(yè)片還是文藝片,都有存在的價值,都終究會隨著時間的流逝,笑到最后。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