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怒》:榮譽,從世界而來!

二戰,是一段沉寂的歷史,也是一段波瀾壯闊的史篇。正義之師,烈火雄心。影片《狂怒》是一次漸進HIGN點的坦克戰爭。一輛被地雷炸斷履帶拋錨的美軍謝爾曼坦克戰車上的五名坦克士兵,阻擊德軍黨衛軍一個營的進攻。憑借鋼鐵意志,戰死沙場。
有那么一個時刻,布拉德·皮特飾演的坦克車指揮員是靈魂附體的,如同當年《勇敢的心》中梅爾·吉布森的光芒,一同閃耀在烈火中。
在電影《勇敢的心》中,梅爾·吉布森喊出的那一句Freedoom,傳遞幾百年前追求自由的心聲。布拉德·皮特在電影《狂怒》中喊出的那一句Fire,則是坦克炮火的怒吼宣言。“Freedoom”和“Fire”,“自由”和“開火”,異曲同工。追求自由和開火的“勇敢之心”,都呈現了歷史風云的一頁。
戰場搏殺對弈一定更慘烈更悲壯。坦克車指揮員被狙殺三槍,唯有一股戰爭正義力量才可以堅持勇猛至死。影片向《拯救大兵瑞恩》致敬——沒有那一句“好好活著,不要辜負大家(Good live)。”,只有簡單一句,“坦克下邊有門,走!”完成了戰爭中的人性升華。
戰爭是一場正義和非正義之間的較量。士兵為國家而戰,在面對人性抉擇的時候,每一個士兵的生命都應該被尊重。打開手電筒的年輕德軍士兵搜索對視中,沒有傷及年輕的坦克槍手。唯一幸存的新兵,經歷戰爭成為英雄。
也許,戰爭的場景對決不盡然相同,德軍虎式坦克的鋼甲更加威猛神勇,這種“摩擦、摩擦,在光滑路面上摩擦”一般的戰爭場面更像一場場坦克之戰的網絡游戲;然而,在1945年二戰德國戰場上,面對強悍霸道的虎式坦克,英雄的光環還是熠熠生輝!隨著影片的進程,我們一同回望硝煙烽火二戰風云歷史:沒有正義的挺進,一定不會有當今寧靜和平美好生活。
坦克上的士兵,成就二戰歷史的精彩瞬間。面對潮涌而來的德軍士兵沖擊,戰者為王。五名坦克士兵的力量不足以擎住幾百名黨衛軍士兵的沖鋒。面對洶涌而來的彈流,唯正義永生。不糾結ing影片戰場的細節處理,一場力量懸殊的對決,完成了軍人士兵的戰爭使命。相比《拯救大兵瑞恩》的拯救,《狂怒》重溫當年勝利曙光前的期盼,怒吼的坦克炮火傳遞正義的力量。
《狂怒》,作為2014年二戰坦克戰爭片,它的影片命題意義在于光芒。
榮譽,從世界而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