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廣昌、史玉柱投資的公司也遭拉這是咋回事?
無他,照片后方碩大的“復星”兩個字,讓小伙伴們一個個發出靈魂“復星出啥事了?”
據偵探君從前方總部傳回一手線報,雖然照片和群,包括財聯社的快訊都是8月24日發出的,但偵探君了解到,其實這場行為藝術發生在8月23日,地點是在上海的復星總部。
現場拉的都是星浩資本設立的星光耀城市綜合體開發基金II期(記住這個名字,后面會提到)的劣后投資者。
星浩資本的全稱是“上海星浩投資有限公司”(以下仍簡稱:星浩資本),是國內規模最大的人民幣房地產私募基金。
據工商資料APP天眼查信息顯示,穿透后的實際控制人為“復星系”,所以,投資者找到“復星系”的大本營,也算是沒走錯地方。
這次“惹事”的星光耀城市綜合體開發基金II期,是星浩資本發行的股權類房地產基金,發起于2012年5月,基金存續期5+1年,有限合伙人56位,合計認繳總額18.16億元人民幣。
按照產品介紹,這款基金的起投金額是500萬,換言之,能拿出500萬以上金額去投資的人,其實各個都是標準的中產。把中產逼得拉,這事也是沒法說!
按照計劃,這18.16億元人民幣將投資在上海真如星光耀廣場、蘇州姑蘇星光耀廣場、上海滬太星光耀廣場、泉州星光耀廣場這些地方。
不過,從2013年開始,這家“背靠復星大樹”的明星私募基金就開始狀況頻發,出現了一些和當初約定不符的事情。
不少劣后投資者發現,II期基金在上海滬太的核心項目星光耀廣場,已經悄然易主光大安石基金,變身大融城。
除了II期基金投資產品變成“別人的孩子”,I期基金投資的大連項目被投資者質疑涉及利益輸入。
更麻煩的事情則是,按照約定,2015年5月—12月,星浩資本需要歸還投資者本金的80%-100%,但投資者只拿到了55%的本金,其中有5%還是星浩資本承諾的收益。
偵探君查閱到的募資方案上原本寫的是,基金取得收益后,每半年一次返還給投資者所有收益。
投資者眼看的協議都變了卦,于是在2016年7月,就有數十位投資者到復星總部去鬧過一次,但是事情沒有得到解決。
在偵探君向復星工作人員詢問目前事件進展時,對方告訴偵探君,星浩資本正在與該基金的投資人,就第三方評估報告及退出方案等事宜進行積極協商,妥善處理投資人所關注的問題。
這位工作人員告訴偵探君,目前星浩資本經營一切正常。偵探君隨手翻了下招聘網站,目前這家平臺還有持續的招人計劃。
要知道,星浩資本當年橫空出世的時候那可是群星閃耀,自帶,阿里馬云、蘇寧張近東、萬達王健林、華誼王中軍……均在LP行列。
一時之間,星浩資本匯聚了馬云、史玉柱、王健林、張近東、王中軍等明星企業家,離“神龍”,就差一步。
有這么多名企和名人背書,星浩資本的發展像開了掛一樣。盡管私募基金的投資者最低出資額就高達數百萬,仍是吸引了不少中產投資者。
偵探君了解到,星浩資本現在的法人代表趙漢忠、以及星浩資本的上一任法人代表均畢業于復旦大學,和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為校友,果然是“在家靠親人,出門靠同學”?(“別人家的校友”從來沒讓我失望過……)
星浩資本成立半年時間,就募集到60億元人民幣,迅速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人民幣房地產私募基金,更是放線年內IPO。
擁有一個惹人羨慕的美好開始,卻沒能happyending,還落得一地雞毛……
不光是明星站臺不靠譜,名企站臺也不是沒風險,到底要如何避免投資理財卻一夜回到解放前,偵探君的小伙伴們歡迎來評論區交流經驗。
標簽:上海市 投資者 人民幣 私募基金 史玉柱 郭廣昌 房地產 城市綜合體 投資人 偵探 基金 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