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的強大,被屁股的“厚”墊子破了功
怎么說呢?
郭敬明應該算是娛樂綜藝節目喜歡的嘉賓吧。
理由自然并不是他強大的實力,而是他總能讓節目以某種特殊的方式引起關注。
郭敬明自身就是一個爭議點。
從初二開始,他就在全國公開刊物上發表詩作,還得到了10元的稿費,自此開始寫文生涯,成為品學兼優的孩子。
2001年,當時新概念大賽發展的有聲有色,18歲的郭敬明也以《假如明天沒有太陽》一文成功獲得新概念作文大賽的一等獎。
兩年前,韓寒剛憑借《杯中窺人》一文獲得首屆新概念作文比賽一等獎。
據說,郭敬明為了參加新概念作文大賽,寫了7篇5000字的文章,填了7張報名表。
可見他當時想要獲勝的決心就很強烈。
一個孩子有如此毅力,在文字應用方面有天分,郭敬明成為未來的大作家的路線有戲。
可他偏不。
他曾往作家的領域深耕過,不僅再次參與新概念作文大賽,還獲得一等獎。
發表長篇,短篇作品。在上海讀大學時,他往《萌芽》雜志發表了長篇小說《幻城》,被編輯看中成功出版,兩年就賣了200多萬。
這種全新的文字形式,狂放不羈,浪漫的寫文方式,收獲了讀者的喜愛。
就連不少作家都對他嘖嘖稱贊。
小郭,火了。
公子翼依稀記得,當時街頭巷尾的書店都在賣郭敬明的小說。
無疑是行業的香餑餑。
本來有潛力成為真正作家的郭敬明,卻因《幻城》徹底改變了命運,逐漸成為了商人。
隨后,他還是出了《夢里花落多少》《左右倒影,右手年華》等。
接著成立工作室,主編《島》系列雜志。
2001年~2006年期間,郭敬明作為行業的風光人物,享盡了名和利。
不過,爭議也在此時出現。
被告抄襲
作品名氣大,也就意味著被更多人得知,一旦出現抄襲更容易被得知。
郭敬明的成名作品很快被發現存在抄襲情況,并且被原作者告了。
成名作《幻城》與日本漫畫家團體Clamp漫畫作品《圣傳》在劇情設定方面,有很大的相似度。
《夢里花落知多少》則被作家莊羽告上了法庭,因為這部作品從故事主干情節、人物設置和莊羽《圈里圈外》基本相似。
長江文藝出版社黎波曾說過知識產權的現狀是,原作者很難打贏官司,除非他直接抄得很明顯,否則你根本沒辦法。
在這樣子的現狀下,莊羽告郭敬明抄襲,依舊獲得了勝利。
此作品抄襲現狀的可怕程度可想而知。
最終被判決禁止銷售《夢里花落知多少》,與出版社共同賠償20萬,追賠精神損失1萬元。
而對于創作者而言最重要的道歉,莊羽一直沒有得到。
郭敬明的原話是:
不會道歉!金錢,名聲,這些東西真的不是那么重要,我都可以給予,唯獨道歉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也決不會迫于壓力而放棄自己的原則,放棄了曾經創作時的辛苦,放棄所有依然喜歡我的文字的人的希望。
或許,郭敬明從不認為自己做錯了。
抄襲問題涉及個人三觀問題,讓他的名聲受損,卻對他的職業生涯影響甚微。
作品中越來越嚴重的拜金思維才直接將郭敬明推上了“批判臺”。
暴發戶的拜金思維
在他依舊馬不停蹄地進行“寫作”,進行創作時,也就意味著他不再是一個窮小子。
他曾在作品中寫到自己“稍富即安”的心理。
自小家庭條件一般,身體條件不好導致自卑,對外界看法比較敏感且重視 ,渴望成功是他成名前的心理。
如果一直寂寂無名,如果沒有去上海,或許他的暴發戶心理還不會這么全面地被開發。亦或者選擇上海這所大城市去上學,本身就是郭敬明想要改變命運的開始。
可是,上海大學又再次將刺激著他的敏感神經。
郭敬明曾在訪談中說道,上海大學95%的學生都是本地人,老師有時候上課都直接用本地話講課。
他根本無法融入到這個集體當中,并因自己自身條件受到了產生了自卑。
這里的自身條件,郭敬明一直提及的是家庭條件,其實他的身高,身體不好,這些都是硬性問題。
家庭條件方面,郭敬明家里是雙職工,這種家庭條件社會地位相對高。
這樣就導致,郭敬明來到上海后,他不再被父母的光環包圍,惡意中傷攻擊撲面而來。
他在接受采訪的一篇文章中寫到,他曾經去逛時代廣場的Gucci店,想要買試穿鞋子,卻遭到柜姐的拒絕:你不適合。
他看中一件名牌衣服,想要試穿,店員也是以“你不適合”為由拒絕。
這些歧視性經歷都在觸發著郭敬明的敏感神經,并且告訴他一定要用成功來報復。
他在文章中不斷輸入了自身的拜金主義思維。
作品《小時代》不僅奢華,劇情發展的姐妹情都建立在物質基礎之上,電影最終成為奢侈品的展示柜,華麗且空洞。
劇情外,他也喜歡向外界展示奢靡的生活,有一段時間,郭敬明向外界展示的生活就是買買買,豪豪豪。
他的豪宅在上海靜安區,三棟獨立洋房。
他的書房曝光,一把傘價值5000元,水晶和落地燈價值40萬,書桌地毯100萬。各種細節產品,都在說著:我很富。
當然,還有富豪必備的直升飛機。
暴發戶必備的高檔皮草。
他曾毫不掩飾的寫道:“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我一個幾乎不用筆寫字的人,要買一個四位數的愛馬仕筆記本。四爺我的錢包大概有十幾個,這個是我放在書架上沒有用的,隨手拿過來拍照應付一下,我也就不提這個錢包其實中國只有限量的X個了”。
這時候估計就是郭敬明的事業和生涯的巔峰時期,金錢隨著關注度的增高,不斷增加。
他臉上的笑容如他書中所說。
可是暴發戶的金錢思維只能騙騙小孩子,成年人只擔心自己的視野被污染。
你可以憑實力賺錢有錢,可你憑借“抄襲”賺錢,最后還用這種思維方式來教化現代的孩子,這就觸發了社會敏感。
花開花落終有時。
幾部《小時代》作品圈了不少錢,觀眾也終于明白了郭敬明的套路化,等到《爵跡》成為票房毒藥時,他的名聲陷入了低谷。
一向高傲的四爺終于在熒屏前哭著說: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們才不會罵《爵跡》。
綜藝被罵,不要緊,熱度最重要
《爵跡》過后,郭敬明就減少了出面。
原以為是他的熱度下滑,沒有幾乎出席,看到這次《演員請就位》里他與其他導演雄辯,我突然明白,郭敬明從來沒變過。
他太聰明了,也太懂得市場了。
《道德經》第7章寫道,以退為進,實為智者所為。
郭敬明減少出境,正是踐行這個法則。
當時的他,口碑已經跌落谷底,就連一直支持的書迷也開始離開。越高調,越是消耗自己曾經的口碑。
于是,他才開始收起以往高貴的下巴,反之以眼淚視人。
時間會讓人忘卻一個人曾經犯下的錯誤。
郭敬明正在蟄伏。
《演員請就位》顯然被當成他的翻身之作。
節目需要什么?熱度。
郭敬明為節目做了什么?貢獻了熱度。
《演員請就位》第一季三位導演分別是李少紅,陳凱歌,趙薇。
除了趙薇,李少紅和陳凱歌本身就是導演領域的佼佼者,他們的專業度和行業認可度足以成為導師。
趙薇導演經驗不多,可20多年的演員經歷,導演過的作品也是備受好評。
他們有資格成為導師。
郭敬明作品口碑不行,爭議多,與三位名導一起,本身就不能服眾。于是,熱度出來了。《演員請就位》在爭議中出圈。
等到第二季,郭敬明再次將這種引發爭議的本領發揮極致,才第二期節目,他的雄辯本領就讓人恨得咬牙切齒。
亂發s卡,保送演技差的流量愛豆。
他說,我希望在他心里種下一個作為演員的一顆種子的夢。他是一個獨一無二的特別的演員。
一直以為綜藝節目都是選手打感情牌,沒想到導演也能在心中模擬出一部情感劇,最后將演技不行的選手捧上舞臺。
難道這是給“黑幕”換新說法?肯定不是黑幕,這么公平公正的節目,不存在黑幕。
幾個機智的網友說出了事情的真相。
有可能郭敬明給的s卡是房卡,將在接下來的時光里為選手好好特訓,最終一定可以突出重圍。
s卡還可以解釋為soso,并不一定是特別好。
有點道理。
也有可能是郭老師在選妃子呢。
當然,這點肯定不是,純屬網友娛樂。
與李誠儒老師辯論前后邏輯不通,沒關系的。
節目的熱度已經上來,觀眾的關注度有,那么郭敬明的作用就已經達到了呀。
就算是實誠如李誠儒老師,他的言論也已經成為節目招熱度的手段之一。
作為觀眾,咱們就別生氣了。
綜藝節目畢竟只是綜藝節目,永遠無法成為真正的競技類體育項目,它們熱度越多,爭議越多,主創也就越開心。
還不如看看,郭敬明在參加綜藝時候,屁股上的墊子呢。
郭敬明所有的強大,或許就在此刻消失不見。
- 標簽:ebc5恐怖5a26房間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