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納入擴容奏完三部曲 機構預計有望帶動千億資金
北京時間11月8日早間,MSCI公布半年度指數評估結果,并公開第三次A股擴容安排。據悉,本次擴容,MSCI將A股大盤股納入比例從15%增加至20%,同時,首次吸納中盤股,變動生效時間為11月26日盤后。
“三步走”完成最后一步
金融對外開放再下一城
根據MSCI公告披露,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中國指數(MSCI China Index)將增加204只中國A股,其中189只為中盤股,268只現有A股的納入系數將從15%提高至20%。中國A股在MSCI中國指數和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分別為12.1%和4.1%。
MSCI中國A類在岸指數將增加47個,減少38個。其中,MSCI中國A股指數新增的三大成分股是中信建投(Csc Financial Co . A)、鵬鼎控股(Avary Holding Shenzhen A)和Shenzhen hutech。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中國小型股指數將新增320只成分股,刪除9只成分股。
MSCI中國所有股票指數將增加62個,減少20個。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中國所有股票指數新增的三大成分股是中信建投(Csc Financial Co . A)、韓索藥業(Hansoh Pharmaceutical)和Shenzhen hutech。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中國所有股票小型股指數(MSCI China All Shares Small Cap Index)將新增330只成分股,同時剔除37只成分股。
截至目前,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新興市場指數(MSCI Emerging Markets Index)中市值最大的三家公司分別是中信建投(Csc Financial A (Hk-C))(中國)、韓索藥業(Hansoh Pharmaceutical)(中國)和Sbi Life Insurance Co(印度)。
根據此前安排,本次MSCI對A股納入因子擴容,已是年內的第三次調整。此次調整后,中國A股在MSCI中國指數和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分別為7.79%和2.46%。
今年5月份,MSCI首次將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5%提升到10%。根據MSCI方面的計劃,今年8月,MSCI宣布,將新興市場指數中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由10%增至15%,15只A股被納入MSCI中國指數,剔除15只個股。中國A股在MSCI中國指數和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分別為7.79%和2.46%。
對此,10月25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MSCI納入A股并提升納入因子是順應全球投資者配置A股需求的市場行為,體現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穩定向好的信心,和對中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認可。中美金融合作的本質是互利共贏,人為妨礙美國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開展證券投資活動的舉措,并不符合美國投資者自身的利益。
常德鵬稱,改革開放是中國堅定不移奉行的基本國策,中國資本市場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歡迎全球投資者,當前證監會正積極推進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持續完善各項基礎制度,與美國等境外證券、期貨、會計審計機構的同行加強監管合作,創造更好的條件,便利全球投資者通過包括跟蹤MSCI指數等多種方式參與A股投資。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
機構稱將有望帶動千億資金
昨日(11月7日,周四),市場小幅低開后窄幅震蕩,紅盤報收。滬指收于2978.71點,與前一交易日收平;深成指收于9917.49點,漲0.57%,創業板收于1715.58點,漲0.74%,兩市成交量3989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535億元。
受益于MSCI擴容消息,北向資金持續大規模流入A股,周四凈流入超過21億元,截至11月7日,連續11日凈流入A股,其中,11月來累計凈流入已接近200億元。
聯訊證券分析師建議,MSCI即將公布納入權重較大的板塊將獲得更大規模的增量資金,銀行、非銀、食品飲料、醫藥生物、電子、計算機等板塊或將優先受益;北上資金搶籌的低估績優板塊可重點關注。
國盛證券估算,此次擴容將帶動跟蹤資金合計約315億美元,約合2200億元人民幣。其中,以消費龍頭為代表的核心資產仍是增量資金主要流向。
中信建投證券分析師依據MSCI跟蹤資金靜態測算,預計11月第三步納入將帶來增量資金2580億,大盤股和中盤股帶來的增量資金分別為1500億與1080億,主動和被動占比分別為80%和20%。從今年年底到明年三季度,國際指數將密集增加A股權重。參考韓國和中國臺灣經驗,當前A股正處外資持續流入初期。受益于指數納入權重增加,加上A股相對全球其他市場性價比突出,預計明年北上資金將繼續增配A股。
據分析師介紹,截至2019年11月4日,從MSCI最新公布的情況來看,大盤股一共268只,中盤股為175只。從市值分布看,中盤股總市值區間在99億-742億,大盤股總市值區間為135億-20,423億。
從行業分布看,中信建投分析師認為,大盤股主要集中在金融消費行業,中盤股則集中在高科技行業。大盤股總市值前五行業分別為銀行(95,868億)、非銀金融(46,155億)、食品飲料(29,484億)、醫藥生物(18,547億)和采掘(16,085億);中盤股行業總市值前五分別為醫藥生物(7,033億)、電子(3,801億)、計算機(3,628億)、化工(2,919億)和食品飲料(2,332億)。
而從上市板分布看,分析師指出,大盤股和中盤股相比,前者中主板的比重遠高于后者,而后者創業板比重則遠高于前者。按照11月底的MSCI納入方案,納入因子從15%上升到20%,中盤股被納入且納入因子一次性提升到20%。從成分分布分析,創業板是在MSCI納入過程中邊際變化最大的上市板。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