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專家:企業如何擺脫數字化轉型路上的脫節
梁長玉報道 近日,德勤對來自11個國家的300多名高管進行調查,以了解公司如何投資于工業4.0、實現數字化轉型,結果發現公司的計劃和行動之間存在一系列脫節現象,94%的受訪者表示數字化轉型是其組織的首要戰略目標,然而只有68%的受訪者認為這是盈利的途徑。
上海工博會期間,施耐德電器和德勤共同舉辦了“工業市場創新趨勢分論壇”。論壇上,專家們就數字化發展發表了各自的看法。
供應鏈是數字轉型的重要領域,無論在中國還是在其他任何國家都是這樣,但據調查,供應鏈卻不被認為是創新的一個驅動,供應鏈中的負責人員或參與到供應鏈中的人員在決策過程中沒有太多的發言權。
德勤供應鏈管理主管合伙人龔戈亮指出,有很多企業在實施工業4.0的時候沒搞清楚做工業4.0的目的是什么,比如使用機器人后全自動化了,卻沒有精細算過整個生產效能提升多少,此外機器人代替人工后工人怎么辦?企業要思考,是把所有涉及數字化的問題全部都列出來、按部就班地去做?還是選一個適合的場景、厘清了企業的優劣勢再去做?
此外,數字化生產的場景當中有海量的數據,這些數據怎么運用、怎么分析,然后又如何反哺到具體的生產場景當中去創造價值,這也是在具體實施工業4.0時候一個讓企業頭疼的問題。龔戈亮說,數據創造價值的問題已經浮現,數據如何去獲取,如何去清洗,清理之后如何去分析、如何用到具體的應用場景當中發揮重要的價值,這對企業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2019年是5G元年,5G怎么樣能夠跟制造業,尤其是智能制造、數字化工廠相結合。華為制造行業解決方案首席專家李天恩介紹,本質上5G是一組協議,一組各種不同的技術,應該包含三類:一類是帶寬增強,超高的無線帶寬接入。現在運營商能夠提供,部分城市已經商用的有些5G基站可以做到,其帶寬尤其是峰值帶寬理論上可以達到4G的100倍。高可靠的延遲部分也可以降低十倍,也就是說可以達到1毫秒左右的延遲。5G高可靠和低時延最典型的應用場景就是無人駕駛。
“5G還有一個特點,超高速情況下的連接穩定可靠性,5G的設計目標是要在一平方公里達到100萬個連接。2020年左右5G協議就會標準化,工業真正去試點嘗試應用可能需要到2021年以后。也就是說,工業上批量用5G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他說。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