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友手記】去見秦家塬
【驢友手記】
去見秦家塬


文/蘭頓 圖/李瑞峰
秦家塬,屬張家川恭門鎮管轄,東接陜西固關,北連張家川平安牧場,南鄰馬鹿關山草原,屬關山景區中段,為關山林場草甸喬木交接地帶。 因其山水相依,土地肥沃,綠草如茵,加之西周時期秦非子牧馬和西漢張騫出使西域的必經之地,素有“秦皇牧場”之美譽。
作為秦人的發祥地,關山一帶在其交通的繁榮和鼎盛時期,書寫了中原文化的輝煌篇章。登關山之巔,可東望八百里秦川;去關山以西,卻又是大漠邊陲,山間地勢高險,流水相照,景物奇特。歷史上,自長安西去,多經關隴大道,其中必越關山。關山西麓,在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境,因其有歷史上著名的關隘——“隴關”而得名,它橫亙于張家川東北,綿延百里,是古絲綢之路上扼陜甘交通的要道。
秦家塬是關山的著名景點之一。每年的盛夏,氣溫上升,草長樹綠時,游客紛紛前來納涼游玩。
尤其當整個秦家塬林區披上綠色的衣裳,藍天白云、芳草如茵,牦牛似黑珍珠般灑在草原上,馬兒撒歡奔跑,一個綠色的天然氧吧讓人心曠神怡。這樣如詩如畫的景色也吸引著攝影愛好者紛至沓來。
八月的一個清晨,和友人相約驅車前往秦家塬。早已向往這片寧靜而又悠遠的地方,對它充滿了無限的期待。
當車漸漸駛入秦家塬景區時,呈現在我面前的是一個高古而富有詩意的地方,它的美,遠遠超出我的想象。我們被這如畫般的景色深深吸引,中途決定舍車步行,這樣,沿途可以賞足原始森林邊上蛻皮的紅色樺樹,筆直挺拔的油松,還有那落葉松剛剛吐出的新絲,嫩得不可形容,綠得無法收拾,只有二月初的豆蔻梢頭,或剛剛情竇初開的少女,才可與之媲美。而路邊和山頂上,則是大片大片怒放的野花,不知為誰而開,有桃花、梨花等,其中以黃刺梅為主。這是我第一次走進秦家塬,也是第一次見到黃刺梅花海,它們任性地綻放著。
秦家塬是西北內陸鮮有的林海碧原,是具有歐陸風情的大型稀樹草原,集森林、草原、河流、山巒、峽谷等自然景觀為一體的原生態草場。連綿的關山把無數美景攬入懷中,森林、云海、草原、峽谷、河流,是一幅精美絕倫的山水畫卷。
慢慢前行,遠處山上成群的牛馬悠閑地吃著草,半坡上淺淡的綠草、牛馬、游人,就像是與白云藍天融為一體。步入草原深處,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開著小黃花的蒲公英和野草莓,腳下,有緩緩溪水繞著稚嫩的小草流淌,頭頂上,有鳥兒在鳴叫,孩子們則在草原上盡情地你追我跑,嬉戲玩鬧,歡快的笑聲蕩漾在陽光洞穿的霧靄里。
繼續前行,天越來越藍,云越來越白。置身于山之巔,頭已入云端,腳依然在草地上。放眼之處皆是夢里的場景,回眸之時,光影里的一草一木讓我怦然心動。
夕陽西下,慢慢西沉的秋日陽光靜靜地灑在身上,迎著輕煙淡靄、層巒疊嶂的美景,漫步于彎彎曲曲的山道之中,仿佛走進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讓人沉醉。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