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初創企業跨過芯片研發資金門檻
圖片來源于網絡
第二看臺
近日,在2019全球創投峰會集成電路和光電芯片論壇上,由陜西光電子集成電路先導技術研究院、大西安產業引導基金、西安中科創星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等12家單位聯合出資的陜西先導光電集成創投基金宣布完成募資。
“這標志著國內首支專注于光電芯片領域的基金正式成立。” 基金發起方西安中科創星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是由中科院西安光機所聯合社會資本發起創辦的科技創業孵化平臺,該公司創始合伙人米磊說。
在全球范圍內,半導體產業已經創造了巨大價值。三星(中國)半導體有限公司副總裁池賢基在論壇上介紹,全球半導體市場在過去30年間,平均增長率為10%左右。從1998年51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增長到2018年475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增長了9倍。
而陜西先導光電集成創投基金所關注的芯片領域,與傳統芯片又有所不同。米磊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介紹,傳統芯片大多處理的是電信號,而光電芯片則更側重于處理光信號,而且光電芯片往往會使用砷化鎵、氮化鎵等新一代半導體材料。
在米磊看來,光電芯片是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時代的“基礎設施”之一,大量商業場景將對光電芯片產生需求。比如用于人臉識別的光傳感器,用于自動駕駛的激光雷達等,都需要對光信號進行處理,光電芯片都能派上用場。
據了解,陜西先導光電集成創投基金將借助陜西光電子集成電路先導技術研究院平臺,形成光電子集成電路產業鏈創新創業生態體系,提前布局光電芯片早期項目,孵化光電芯片領域初創企業。
“陜西先導光電集成創投基金總規模10億元,目前已全部募集到位。”米磊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基金主要圍繞消費光子、光子集成芯片和光電應用產業進行布局和投資,具體包括光通信、光傳感、光顯示、光子制造、生物光子等領域,側重于早期、初創期的科技型企業項目,兼顧成長期項目。
芯片屬于技術高度密集型產品,研發門檻不言而喻。米磊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目前國內的光電芯片創業項目大多來自科研院所以及海歸團隊。“在正式發布之前,我們已經投資了一些光電芯片項目,目前發展得都很不錯。”米磊說。
陜西先導光電集成創投基金誕生在陜西西安,可謂并非偶然。
“半導體產業是陜西省和西安市孜孜以求、不斷追求發展的戰略性產業。陜西目前形成了從研發到設計到制造到最后封裝以及配套的完備的產業鏈條,半導體企業超過200家,從業人數6.5萬人。”西安高新綜保區產業發展局局長吳峰在論壇上介紹。
陜西省半導體行業協會執行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何曉寧介紹,2018年陜西省半導體產業銷售收入達到686.8億元,同比增長4.8%,其中集成電路銷售收入538.9億元。(記者 劉園園)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