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世界人工智能大會:AI力量助跑健康中國
新華社上海8月30日電(記者周琳)當患者、醫院、醫療設備、急救車、藥店等和健康相關的每個環節全部互聯,人工智能醫生作為“助理”24小時上崗,我們的健康會被AI全天候護佑嗎?
作為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主題論壇之一,全球人工智能健康峰會30日在徐匯西岸會場舉行。在奔跑著的健康中國,人工智能正在成為一股助跑新力量。
“2018年一場針對甲狀腺癌的AI讀片大賽里,醫生的平均讀片時間是45分鐘,準確率74.46%;智能超聲儀時間為1分36秒,準確率90%!敝袊こ淘涸菏颗嗽弃Q舉了這樣一個例子。
他表示,智能醫療正在出現多個新趨勢:智能識別與輔助診斷系統迅速落地,新一代智能醫療硬件裝備正“AI”化!吧眢w的實時視頻和體內病灶影像,精準疊加顯示,可以延展醫生的手和眼;通過智能設備和知識云平臺互聯,將病人、醫院、藥店、急救車連接上網,實現醫養全天候,延展醫生的服務時間和范圍。”
“AI+醫療”的跨界碰撞,正在為醫學界眾多懸而未決的難題,打開新的解決之門。
作為屠呦呦團隊的核心成員,中國中醫科學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廖福龍用“值得期待的多米諾效應”,形容人工智能帶來的醫藥行業跨領域合作。
“對于青蒿素的作用機理、抗藥機理研究,人工智能都是可以引入的新手段,可能給研究者帶來一扇新的大門,開拓一條有趣又充滿回報的新征程!绷胃}堈f,它能從藥化、生物學的數據中挖掘更多有效信息,大幅降低藥物研發的人力物力成本。
不過,在眾多疾病面前,人工智能還是個懵懂的“小醫生”,它既不全面,又不夠智慧,但這也意味著還有大片藍海,等待人類探索。
“除了AI助力肺部疾病篩查,人類還有2-3萬種疾病需要解決,尤其像神經、腫瘤這些重大疾病的診斷,往往需要依靠的是包括MR(磁共振)、PET-CT等在內的多模態數據。行業的發展才邁出一小步,醫學影像AI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聯影醫療董事長薛敏說。
在醫學眾多的“未知空間”里,人工和智能正在更高層次融合。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