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文化企業購置辦公資產,應著眼于哪幾方面?
隨著國內文化產業逐步發展,文化產業日漸成為了與金融、科技同等量級的支柱型產業。伴隨其蓬勃的發展勢態,相關大型文化企業在辦公選址以及對優質辦公資產的購置需求都在不斷提升。如何服務于文化企業選擇更加優質的辦公資產,在今年上半年已出現多個大宗交易的市場前提下,顯得尤為引人關注。6月18日,由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主辦,商辦互聯承辦的“保稅特區,文化起飛”——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戰略機遇交流會上,項目方與多家渠道方齊聚一堂,共同就這一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通過近幾年文化園區的成功案例可以看到,園區內部的產業環境往往決定其發展之路。緊跟區域經濟發展方向與政策導向,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的整體規劃與產業定位已十分明確,一期到三期分別為國際文化貿易企業集聚中心、國際文化產品展覽展示及倉儲物流中心、國際文化商品交易服務中心。
在2018年,基地籌劃亞洲藝術貿易中心,成功引入日本、印尼、尼泊爾等7個國家相關企業,擬建設成為國家館形態;搭建藝術品、影視、音樂、語言服務產業平臺,推進國際藝術貿易中心建設;引入了當紅齊天集團為代表的高新科技企業,并已組建產業運營,初步形成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產業發展的雛形,使基地得到了新的突破與提升。
除享有順義區相關專項政策外,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還享有保稅區系列政策、文化部支持基地的特殊政策、海關相關政策,多重優惠政策疊加給予企業在貸款貼息、融資租賃貼租、發債融資資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并可以為區域經濟貢獻突出的企業,分級別給予不同比例的經濟支持,讓政策優勢更具系統整合性與企業定制性。
除此之外,基地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也為項目帶來了全面的配套服務。首都臨空經濟核心區中心位置,除緊鄰首都國際機場外,還有多條軌道交通外連天津港口、環渤海地區,內聯望京、國展等重點商圈。各類中高級院校眾多,正在配合順義區打造國際人才社區。
北京文投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武
北京文投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偉
2017年7月起,北京市文投集團全面收購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同年10月底,新設全資子公司北京文投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具體負責基地的投資建設與運營管理工作。2018年6月,協同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獲得商務部、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電總局四部委認定為首批“國家文化出口基地”,處于中國開放層次最高、政策最優惠、功能最齊全、最接近于自由貿易區的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內。憑借項目稀缺品牌性與“保稅、免證、免稅”政策和功能服務優勢,入區企業可依托國家級園區的示范引領作用與影響力,實現優質文化“引進來”和“走出去”。
北京文投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市場營銷部副總經理尹鵬
高力國際資本市場及投資服務部副董事閆寒
立足首都,服務全國,面向世界,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一個為國際國內文化企業提供展示體驗、交流推廣、交易服務、文化培育、融資投資等國際化服務的文化園區,將伴隨北京文化產業的穩定發展,成為全球文化交往和文化貿易的平臺與樞紐。
據悉,目前,項目二期建筑面積22.4萬平米,三期建筑面積6.5萬平米,分別在建設、籌劃之中。一期建筑面積為19.2萬平米,由28棟面積為1660-8000平米的企業獨棟現房組成,且每棟擁有獨立產權,給予企業可靠的資產保證,可為企業提供多樣性、高品質的辦公資產。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