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彩票銷售過萬億元 巨額公益金去向遭質疑
彩票在我國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牽涉面廣、關注度高,其公信力至關重要。但記者在各地調研了解到,由于信息不夠透明,加之彩票造假、內外、暗箱操作等事件曾有發生,對彩票中的性、真實性產生疑問。
“這幾年每當彩票池累積到幾億元后,就有一個人好像知道會中似的單注數十倍、上百倍投注,掏空池,然后蒙著面領。”天津彩民劉忠明說。
福建福利彩票發行中心的一位部門負責人說,我國的彩票前些年曾出現過一些問題,但隨著技術的進步,造假的可能性越來越小。“現在的電視直播搖,每年都會邀請幾批彩民現場觀摩直播過程。”
但這并不能完全打消彩民疑慮。海南省海口市一家事業單位的保安鄧成功告訴記者,身邊很多朋友都買彩票,但買到后面大家都沒了多少興趣。“中率太低,往往隔一段時間出個超級大,金池就空了。大家都猜測可能有貓膩。”
巨額金獲得者信息不公開也加重了質疑。記者在太原幾家投注站隨機采訪的彩民認為,“額太大,不排除有操作的可能。”“我們能夠獲取的信息有限、零散,透明度不高,自然想得就多。”太原彩民李其同說。山西福彩發行中心有關人員表示,想知道更多的細節,但是按照,任何人不能透露中者的身份信息。
我國彩票業發展迅速,去年銷售總額超過3093億元,同比增長達18.3%。有關人士認為,彩票是國家設立的公益事業。公益指向與公立特性決定了它必須嚴格管理、規范運作。
師范大學中國彩票事業研究中心主任范立雙認為,近年來對大得主身份的透明度產生疑慮,歸根到底還是對彩票發行管理體制透明度的質疑,即巨額彩票銷售收入的去向問題,尤其是彩票公益金的使用。
“要最大限度地做到公開、透明。”天津市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張寶義認為,要公開彩票公益金收支的來龍去脈。各級財政部門公開的彩票公益金使用公告,應更加細致具體,便于監督;審計部門也應定期公布審計報告。
同時,應增加對彩票中心的熟悉程度,包括操作程序、中制度、工作流程、資金使用的透明度等。
另外,彩票發行費用的占比已經十幾年沒有調整,這方面資金規模不斷膨脹,如缺乏監督與規范極易引發,應盡快出臺新的分配標準,調低彩票發行費用的占比。
專家還提醒,“問題彩民”需要重視。“不少彩民都夢想著能夠不勞而獲、一夜暴富,而缺少對彩票公益性的認識,產生了嚴重心理問題。”北師大中國彩票事業研究中心研究員張亞維說,有關部門一直在不停宣傳誰又中大了,給老百姓過高的期望值,應淡化彩票的“博彩性”,引導投彩,建立起“微笑納稅”的平和心態。
- 標簽:中國彩票假到什么程度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