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水浸泡、遭工地包圍 陜西定邊明長城保護陷窘境
中新網陜西定邊5月29日電 (記者 田進 高慶國)地處陜西榆林市定邊縣境內的明長城遺址,系陜西省文物保護單位。日前有當地民眾向記者反映,該遺址部分遭遇建筑工地包圍,有些還被水面浸泡現狀堪憂,陷入保護窘境。
陜西省文物局公開資料顯示,明長城(定邊段)修筑于明成化年間,分布在定邊縣定邊街道辦事處、鹽場堡鎮等多處。境內長城有單體建筑339座、關堡15座,墻體全長252.37千米。
據介紹,處于定邊縣定邊街道辦事處、鹽場堡鎮等地的長城遺址,作為明長城防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發揮了有效的防御作用,是研究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的重要資料,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2017年4月18日,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陜西省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為遺址本體外延50米,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范圍外延100米。
28日,記者在處于定邊縣鹽場堡鎮的明長城遺址處看到,該段長城一側緊鄰公路,另一側則浸泡在一片較大的水面里,成了擋水的“堤壩”。同樣面臨威脅的還有定邊街道辦事處新華街附近的一段明長城遺址,該段墻體被一個商住小區的建筑工地包圍,工地內相關設施搭建幾乎緊貼長城遺址。

隨后,記者找到了隸屬于定邊縣文化和旅游文物廣電局的定邊縣文物事業管理辦公室。該文物辦一位楊姓主任說,鹽場堡鎮段明長城遺址一側的水面,已形成了幾年,是當地一個污水處理廠的排水,由于地勢低洼,形成了大片水面,直接威脅到長城遺址和公路安全。該辦已向定邊縣政府多次打報告反映,據說當地計劃修建一座水壩,然后把積水引走,具體情況需要向定邊縣政府了解。
楊姓主任說,定邊街道辦事處的一段明長城遺址被建筑工地包圍的情況他也知道,在還沒有“150米”范圍規定的時候,該商住小區的建設單位就辦理了相關手續。目前,該建筑工地內的樓體距離長城墻體多少米他并不清楚。
記者注意到,該商住小區公示的工程概況表顯示開工日期為2018年3月25日,計劃竣工日期為2019年11月5日。然而,保護范圍為遺址本體外延50米,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范圍外延100米的規定2017年就已明確。對此,他表示需要記者向定邊縣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了解相關情況。
在同樣隸屬于定邊縣文化和旅游文物廣電局的定邊縣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該大隊副大隊長杜樹山在對記者的證件拍照后,以他不分管文物工作、需要相關部門通知安排為由,拒絕了采訪。(完)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