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在希望的田野上》亮相上海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
中新網上海5月29日電 由浙江歌舞劇院、浙江交響樂團、浙江金華市金東區委宣傳部聯合出品的原創歌劇《在希望的田野上》28日晚在上海文化廣場上演,亮相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該劇講述了人民音樂家、改革先鋒施光南為人民創作、為時代抒情的一生。
全劇分為四幕,通過“夢想與磨難”“愛情與執著”“激情與希望”和“光榮與別離”四個部分,努力勾勒出施光南傳奇的一生,反映和講述了他不平凡的經歷,以及他對于人民和國家深沉的熱愛,將個體的生命與國家的命運結合在一起的精神。

劇中穿插了《祝酒歌》《多情的土地》《在希望的田野上》等多首施光南的代表作品,用他的音樂來烘托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并融合了西洋歌劇、民族歌劇以及音樂劇的創作方法,加入了大量合唱,對當代歌劇創作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和探索。
導演李伯男說,“施光南是當之無愧的‘人民音樂家’。他作品的每個階段,都緊扣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時代節點,足以喚起人們的集體記憶。”
作曲刁玉泉說:“這是我人生中第一部歌劇,許多人問我怎么敢寫施光南?我非常崇拜他,懷揣著忐忑與幸福完成這部歌劇。他的作品給了我噴涌而發的創作沖動。”施光南的作品之所以傳唱至今,很重要的原因是,這些作品都朗朗上口,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征,這也對當代民族歌劇的創作帶來了許多啟發。

為了演活人物,施光南的飾演者薛雷專門請教了幾位著名的作曲家前輩,他們和施光南生前有過接觸,從他們的口述中,薛雷感受到施光南是一個極富創作激情的音樂家,他的腦子里隨時都能閃現出美妙的旋律,他全部的心思都撲在了音樂創作上。“光南先生對音樂癡迷,對基層生活用心感受,對家人掛念,但屬于那種嘴上不會說,心里全都有的人,所以在表演的過程中,我反復斟酌眼神、動作,力求小細節中傳達先生的愛意。”
歌劇《在希望的田野上》29日還將演出一場,并角逐第十六屆“文華獎”。
據悉,浙江推出了歌劇三部曲的創作工程。目前已經推出了《青春之歌》《在希望的田野上》,下一步將要創排第三部歌劇《紅船》。(完)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