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余家機構進場 醫療健康投資漸入黃金期
今年以來,在整體市場降溫的背景下,醫療健康行業投資仍然熱度不減。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上半年參與投資這一行業的VC/PE超500余家,其中,IDG資本、紅杉中國、元生創投、國中創投、華蓋資本、君聯資本、禮來亞洲基金、高特佳、冪方資本、夏爾巴投資、中金資本等最為活躍。尤其是在今年5月,大量資金涌入生物技術、醫療健康行業,涉及投資金額123.52億元人民幣,排在所有行業之首。
而退出方面,上半年僅在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的醫療行業企業就有20家。清科旗下投資界統計發現,這20家企業中僅2家背后沒有VC/PE支持,其余18家投資方數量眾多,其中不乏高瓴資本、紅杉中國、博裕資本、啟明創投、華平投資、鼎暉投資等頭部機構,VC/PE數量超100家。
清科資本/清科醫療投資合伙人喻聚蓉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醫療健康行業是個抗周期的行業,熱度一直存在且將長期持續,其看好在醫改、技術、支付創新、消費升級等驅動因素下,醫療健康幾個細分領域的投資機會。以區域為軸線,看好“從無到有”以及“從有到更好”的醫療商業爆發可能。
“根據清科醫療數據庫資料,醫療投資實際上已經處于黃金期。最近10年醫療健康投資總額翻了28倍,2018全年醫療健康投資達976億元人民幣,2019年上半年醫療健康投資總額已接近420億元人民幣,預計2019全年會優于2018年。資本寒冬下,醫療健康領域相對是受影響較小的。”喻聚蓉說,醫療健康行業關乎國計民生,在創新醫藥、先進技術等“從無到有”領域存在剛性需求,也迎來國家政策鼓勵;在醫療服務改善、醫療機構改革等領域,也迎來“從有到好”的改善性機會。這些綜合因素將持續催熱醫療健康行業的投資。
“對于具體項目而言,我們會著重考察:解決痛點需求及產品化的能力、持續經營能力、深耕細作能力,今年尤其要注重現金管理能力。”她說,在考察項目時,第一是看賽道,重點關注行業需求及機會、市場規模及增速、利好及風險性等,判斷賽道是否夠長、夠滑、夠大;第二是看賽手,重點關注團隊經驗、產品化能力、經營能力等,判斷賽手的爆發力、耐力和智慧是否足夠支撐企業走得夠遠。
就細分領域而言,創新藥、醫療服務、先進技術都是“吸金”重頭戲,也是資本長線布局的重點。
在喻聚蓉看來,其目前更多關注的是“從無到有”的創新性機會,考察是否真的解決了臨床需求。例如,在創新藥物研發領域,罕見病孤兒藥在國內外機會都很大,因為目前已知7000多種罕見病,全球僅300多種藥,國內上市的只有100多種。率先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城市做研發上市及引進,切實解決一部分罕見病用藥的難題,將會迎來重大的行業和市場機會。
她同時表示,在醫療服務方向,存在“從無到有”的創新性機會,更有大量傳統醫療服務領域“從有到好”的迭代性投資機會,其將重點關注帶來“醫療效率提高、醫療質量改善、醫療服務體驗提升”的項目機會。
以線上醫療服務為例,在國家支持“互聯網+醫療”、醫療信息化、智慧醫院建設等政策的驅動下,可重點發掘醫療信息化、智能化、醫療大數據的行業機會。公立醫院內,通過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臨床醫療信息化,可提高診療效率、改善就診體驗,并積累有效醫療大數據,做數據開發及應用,未來在病種用藥、保險、創新服務等方向想象空間大。同時,延展優質公立醫療服務能力的“互聯網醫院”新政,也孕育很大的商業空間。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