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川》集電影工業之力精誠攻堅 英雄感召跨越時代
由搜管虎、郭帆、路陽管虎、郭帆、路陽共同執導的電影《金剛川》正在全國感動熱映中,首周末票房突破3.5億,觀影人次近千萬,而在影片取得票房和口碑成績背后,是全劇組常駐5000人不遺余力的日夜奮戰,最終在短時間內完成這樣一部劇作精良、制作精良的精誠之作。影片拍攝過程共集結演員1174人,劇組工作人員2479人,特效人員2600人,后期人員1302人。最終,《金剛川》的成片鏡頭數量定格為1249個。《金剛川》的創作歷程,為電影工業化提供了許多寶貴經驗。
影片引起觀眾極高的觀影熱情,時值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日和重陽佳節,各地志愿軍老戰士、老一輩觀眾也前往影院觀影,回望烽煙歲月、感懷當下和平。“金剛川淚點”詞條亦登上社交平臺熱搜榜,觀眾動容分享觀影感受:“影片的對英雄故事的悲壯呈現令人潸然淚下。”“士兵們用血肉壘筑人橋的畫面震撼心魄更富象征意義,中國脊梁讓人哭得酣暢。”
數千人奮戰共鑄精誠之作 全年齡觀影感動熱映
以抗美援朝為題材的電影《金剛川》正在熱映之中,而它非凡的創作歷程,同樣令人震撼。三位導演在短時間,以最高效率集結三組人馬分別拍攝,伴隨著海量溝通商討,成就一部統一風格作品,其背后聚集的是演員1174人,劇組工作人員2479人,特效人員2600人,后期人員1302人的完美配合。最終,《金剛川》的成片鏡頭數量定格為1249個,搜管虎、郭帆、路陽管虎、郭帆、路陽以精誠之心,完成了這部得以體現中國電影制作流程與水準的作品,也為電影工業化提供了許多寶貴經驗。誠如管虎導演所言:“這個戲籌備時間特別短,其實有點像故事的主題,有點攻堅、犧牲的意思。我們的主題就是犧牲。光憑武器裝備,我們打不過人家,憑的是勇氣和犧牲。三個導演合在一起,跟片尾字幕5000多人擰成一股繩過一座橋,氣味和味道渾然一體,希望中國電影可以借鑒。”
時值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日,《金剛川》不僅是一份來自電影人的行業答卷,更是一種身處和平、緬懷先烈的集體致敬。觀眾熱情觀影,亦在影片對志愿軍群像的深度刻畫中,尋味到跨越歷史的情感共鳴。“金剛川淚點”詞條亦登上社交平臺熱搜榜,網友紛紛回憶動容時刻:志愿軍一心保家衛國、無畏槍林彈雨堅守金剛橋;張飛演繹人性轉折,唱起“萬古流芳莽撞人”慷慨迎敵;關班長外剛內柔、把更安全的炮位留給戰友。一幕幕動人畫面令觀眾當場落淚,久久不能平靜。影片不但吸引青少年觀眾走進歷史,深受感召:“先烈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搭起的那座橋,是為了讓后輩子孫可以不再舉起槍。這是每一個年齡段都能體會的感動,希望今天的我們,讓昨天的他們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亦在重陽佳節到來之際,收獲了來自志愿軍老戰士、銀發老人觀眾們的激動贊譽,他們紛紛寫下留言致敬英烈:“我們勝利了!”“英雄不死,我愛中國。”
實力群像詮釋英雄無畏 創新視角聚焦歷史個體
影片由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領銜主演,鄧超特別出演,邱天、周思羽主演,歐豪友情出演,共赴烽煙戰場,詮釋志愿軍無畏氣節。表演上,每位演員都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部分,在人物設定方面,電影用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桃園結義三兄弟”的姓氏,來為聯手抗敵的三位主角命名,“張譯飾演的張飛呈現出飽滿的人物弧光,從優柔寡斷的謹慎形象,到一腔孤勇,血戰敵軍的無畏,實現了與‘張飛’的精神合體。”影迷解讀出令人動容的歷史輝映。這群身處前線的戰士們,同樣有著年輕人的朝氣與執拗:關磊和張飛互相揶揄,卻處處關心對方;高連長與劉浩的“方言爭執”更是前線多年相處的默契所在。
《金剛川》集結了搜管虎、郭帆、路陽管虎、郭帆、路陽三位優秀導演,從同一故事的三個立面入手,全景式描繪了抗美援朝戰爭中,一段鮮為人知卻又感人至深的往事。這樣一種精巧新穎的敘事布局,令觀眾十分驚喜:“三位導演對鏡頭的運用真的是爐火純青,不但沒有互斥,反而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也有影評人分享專業觀感:“前兩章的記憶起到蓄勢的作用,隨后的第三單元則在情緒上全面調動與拔高,是國產戰爭片里比較少見的嘗試。”誠如導演管虎所言,這是一次以創新的勇氣,對犧牲價值的記錄,讓人自然地感受到“沒有一位英雄的犧牲應該被忽略”的主題。既展現為國獻身、青春無悔的頑強斗志,又傳遞出和平穩定的炙熱祈盼,正是《金剛川》所秉承的歷史思考。
- 標簽:總裁的女人明珠還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