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文體記文體介紹
隨著消費時代的到來,文學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格局記文體介紹
隨著消費時代的到來,文學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格局記文體介紹。圖像充滿了視覺世界,而文學則隱藏在視覺之后,隱匿到生活的縫隙之間去了。廣告記文體介紹、手機短信、互聯網上的帖子等等充斥著我們的生活。但是,這些能算是文學嗎?當大家悲觀地哀嘆純文學已死的時候,陳曉明卻樂觀地寫下《不死的純文學》。
陳曉明的《不死的純文學》一書收集了他近兩年創作的20篇文章。分上下兩編,上編題為“后歷史的幽靈”,共10篇。在上編中作者主要針對近來社會上討論熱烈的一些問題,如“純文學已死”、“重建學術規范”、“給文學招魂”、“經典的缺失”、“文藝學的出路”、“文學批評的地位”、“歷史問題”和“現代性問題”等等這些話題,通過自己獨特的視角進行了論述。作者認為:“文學的靈魂從文學中消失了,但在其他的文化類型中顯靈。文學給自身留下一副皮囊記文體介紹,卻成了幽靈,附著于各種新生的文化樣式中。”但這時文學并沒有死,而是以另一種方式存活著。我們要樂觀地對待文學,應該歡呼一個“大文學”時代的來臨。他的觀點是:“重建學術規范”的出發點是要回到文學經驗本身、回到審美體驗本身。并且我們也無須給文學招魂,文學只需回到自身,只需回到自身的審美品質。我們沒有必要為沒有經典而恐慌,歷史會告訴我們這個時代的經典是什么,也許我們從此進入了一個沒有經典的時代;文藝學開始走出元理論束縛的困境向文學批評轉化,最終不可避免地會從文化研究中找到突破口,但歸根結底還是要向文學回歸。
雖然這些文章論述的問題各不相同,但是有個總的特點是一以貫之的作者始終把文學作為最終的落腳點,所有問題的種種解決都是要回到文學自身,回到審美自身。
下編題為“返鄉的文學”。也是10篇。這些文章主要是作者針對一些有代表性的流派和作家的作品漢語文體,對具體作品所作的文學批評。主要包括“后左翼”文學、底層文學、王蒙的寫作、林白的寫作、鄉土文學、當代長篇小說、個人化寫作、身體寫作等。這些作品看似好像是沒有什么共同之處,其實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這些作品都是超出當時的現實的,具有異質性的文本。因為作者認為恰恰是那些始終保持著個人姿態的人們,那些始終反思警醒被同化和異化的人們,或者天生就是出走、游離,沒有愿望,沒有歷史的合目的論的人們,他們有可能另辟一條彎彎曲曲的道路,這是他者的道路,沒有歸宿的道路。而這可能恰恰是文學的返鄉之路。
上編的文章落腳點是文學,而下編作者指出文學的道路是寫作。文學以它的書寫、以它不可重復的個人性與一次性,表達著它對歷史、生活和精神實在的追求。
本書對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中國當代文學的變動趨勢進行頗為獨到的闡釋,對當前的“文學理論”面臨的那些困境以及超越困境的可能性及方式進行了深入的分析。關于當代“純文學”在當代消費社會下“幽靈化”的問題;“純文學”寫作如何在自我更新與歷史開創方面尋求新的法則等問題,都涉及到當代文學的一系列疑點與難點。針對這些問題,作者進行了獨到的分析。他往往對同一個問題采用與別人不同的視角進行反思,在批判中能給人很大的啟發性。
在《不死的純文學》一書中,陳曉明飽含著情感,以生動的語言表達出深刻的思想。我們進入了一個“大文學”、“泛文學”的時代,他卻懷著樂觀的態度,在“泛文學”中尋找“純文學”。在一片“純文學已死”的哀嘆中,他卻抱定了“純文學”不死的信念。作者的敏銳性無疑會引起人們廣泛的注意。
然而作者在一些文章中所用的批評方法還是值得商榷的。《不死的純文學》中的很多篇文章,作者往往是先從外國的理論或現象入手記文體介紹,對其簡要介紹,然后過渡到中國的文學或文學理論的現狀、困境與發展趨勢,但是外國的文學理論與中國的文學情況有很大差別,用后現代的某些觀點來談論中國文學有時是不恰當的,甚至是沒有必然聯系的。所以我認為這種以外國理論作為切入點的做法有時是不很恰當的,應該斟酌而行漢語文體。
- 標簽:常見的四大文學體裁
- 編輯:唐明
- 相關文章
-
文體娛樂體裁讀音
王文德先生把新著《改革開放以來農村調查與研究》的書稿交給我,讓我從編輯的角度把把關…
-
字體的類型分為幾種文體工作的重要性文體娛樂是什么職業
國家相關教育部門以及中央辦公廳針對目前大學生就業情況下發政策調整,對于我國基層事業編制崗位以及公務員崗位優化改革,提高基…
- 文體用品清單明細英語寫作哪三種文體
- 文體有哪幾種體裁什么屬于文體娛樂鄉村文體活動照片
- 四大名著是什么文體文體活動創意文案2023年8月26日
- 文體學論文小說屬于什么文體文體局是管什么工作
- 文體有哪幾種體裁古文三種文體文體和體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