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文學體裁說古代的一種文體
提案伴隨著人民政協的誕生而產生
提案伴隨著人民政協的誕生而產生。2019年11月1日,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表彰全國政協成立70年來100件有影響力重要提案。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對100件提案的形成過程以及在實際工作中發揮的獨特作用認真編輯整理,并編纂成書,將于9月份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全國政協張慶黎表示,提案工作是人民政協的一項基礎性、經常性、全局性工作,是堅持和完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的重要體現,把100件有影響力重要提案背后的故事整理成書很有意義。
本期刊登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劉佳義對提案和提案工作的認識理解,同時也作為此書出版前的預熱,以饗讀者。
什么是提案?這是由提案人向政協全體會議或常務委員會提出,經過審查立案后交承辦單位辦理并作出答復的一種書面意見和建議。這似乎是從政協工作的角度下定義。如果從一門學問的角度來看,它是一種策論,一種提出意見和策略的公文。在古代,朝廷開科選士,向來以策論作為主攻。策論文采飛逸者固好,但你的見解獨到,確有價值,才是上上之選。決策者就時政、農事、民風等問題出題,由考生對答,分條折理、解紛排難,于論述之中說出自己的觀點,一事一議,簡潔而有力,犀利而練達。《過秦論》《論貴粟疏》《諫太宗十思疏》以及《戰國策》中的文章都是策論。蘇洵、蘇轍父子的《六國論》,站在傳統文化“勢”的角度,以兵家之要,從戰略層面縱橫捭闔,談古論今,使這篇策論“其輝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
由此看來,作為策論的提案是一種特殊的文體,它不同于學術論文,不同于心得體會,不同于領導講話,不同于隨筆漫談,不同于工作總結,是一種以問題為導向、以論證為中心,提出相應對策的文體。這樣解釋,我們對提案有情況、有分析、有建議的基本要求,就容易理解和把握了,這也是我們開始講故事之前要說明的。
提案是伴隨人民政協成立而產生的。70年來,提案工作堅持團結和兩大主題,服務黨和國家中心工作,在建立新中國和社會主義、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政協第一屆全國委員會期間共收到提案193件,為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實現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活躍國家生活、調整統一戰線內部關系等發揮了特殊重要作用。社會主義和建設時期,廣大政協委員圍繞工業、農業、文化教育、科學技術、政法、民族、統一戰線等國計民生的問題提出提案,許多意見建議被黨和國家決策時所采納。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廣大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各專門委員會緊扣經濟社會重大問題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問題,提出提案11萬多件,為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黨的以來,提案工作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重大問題建言資政,凝聚共識,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作出了特殊貢獻。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國政協共收到提案15萬多件,辦理提案13.58萬件。
面對龐大的提案數量,面對錯綜復雜的提案工作,要厘清歷史脈絡,讓提案從故紙堆里鮮活起來、明亮起來,最佳方法,大概就是采用人們想傳達大量復雜信息時的一貫做法,那就是講故事。故事不規定原則,不作出最后結論,也并不自稱道出了全部真實,但其中往往包含著真實。想象人類圍著篝火講故事的歷史,就會覺得我們做這樣的工作,十分在理。
要構成提案故事,就要從大量的事實中去挖掘。這里有各行各業的風云人物,也有默默無聞的實干者;有提案提出和辦理的曲折情節,也有一些偶然的驚奇發現;有一些看似不可能成功的勝利,也有一些至今還在堅持的探索。但是,這一切當中,本書最關注的是:提案者的言論,以及他們對其認為正確的觀點而提出的理由。你將看到一些提案者的事跡,但本書是想通過它反映提案者的思想,因為思想才是提案的真諦。
馬克思說過:“敘述方法必須與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須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種發展形式,探尋這些形式的內在聯系。只有這項工作完成以后,現實的運動才能適當地敘述出來。”(《馬克思全集》第23卷第23頁)馬克思這里說了敘述方法與研究方法之間的辯證關系。同樣,我們講故事,也不是隨意的構想,而是建立在對萬萬千千提案的整理、研究之上。首先,我們編寫了兩本書:《人民政協提案工作70年》《做好新時代人民政協提案工作》,總結了提案工作的特點、規律和方法。然后,我們在理論指導下評選了100件全國政協成立以來有影響力的重要提案。在這些基礎上,我們才開始編寫這本提案的故事。為的是用形象生動的故事,求證提案工作的邏輯和道理。禪宗有個故事說:“俱胝和尚,凡有詰問,惟舉一指。后有童子,因外人問:“和尚說法要?童子亦豎起一指。胝聞,遂以刃斷其指,童子號哭而去。胝復召子,童子回首,胝卻豎其指,童子忽然領悟。”如果我們只是像小和尚,簡單模仿老和尚的豎手指的做法,可能永遠也無法掌握事物的“法要”。這也是老和尚要砍掉小和尚一個手指的原因,目的是讓他記住:只有深悟,才能領悟到線個提案故事背后反映了許多提案工作的規律,我們只有“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才能認識提案、把握提案、寫好提案。
政協提案不僅有故事,而且很感人。之所以感人,就在于我們能從中感受到政協委員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政協委員作為各界的代表人士,知識分子居多,具有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中國歷史上講“士農工商”,雖不能完全類比,但政協委員某種意義上可算作當代“士”階層。政協委員從來就有一種使命感、責任感,他們涵養著知識分子的學養風骨、底蘊氣質,懷抱“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情懷,在考察調研、提出提案的工作中,履行職能責任,弘揚德治傳統,助力國家發展。
早在中國人民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期間,會議代表就以提案的方式提出了對新中國各項建設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其中,郭沫若等60人提出的《請以大會名義急電聯合國大會否認政府代表案》、中國致公黨提出的《由中央人民政府研究和實行護僑政策案》、許廣平委員代表因病請假的馬敘倫委員提出的《請政府明定十月一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以代替十月十日的舊國慶日》的建議案說古代的一種文體,分別成為人民政協歷史上的第一件提案、第一件黨派提案、第一件建議案,在國內外產生了重大影響。
再讓我們看看改革開放之后。“二胡一響,必有戲唱”,講的是民建中央主委胡厥文、全國工商聯主委胡子昂的故事。1979年,歷化大10年浩劫,我國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勞動就業渠道狹窄。當時中國四大文學體裁,包括回城知青、留城待業青年在內的全國待業青年有2000多萬。“二胡”等82位全國政協委員在全國政協五屆二次會議上聯名提出關于廣開就業路的提案,得到有關部門高度肯定,有關政策和辦法相繼出臺,各地采取多種措施,廣開就業門路,1979年當年全國就安排就業人數達900多萬人。到1982年,全國大部分地區就把以前積累下來的待業青年基本安排完畢。這“二胡”還是請“五老吃火鍋”的成員。“五老”是:“機械大王”胡厥文、“鋼鐵大王”胡子昂、“紡織大王”榮毅仁、“豬鬃大王”古耕虞,還有時任天津市工商聯主委的“水泥大王”周叔弢。正是認真聽取了“五老”的意見,提出要落實原工商業者的政策,現代化建設“錢要用起來,人也要用起來”。
“給知識分子摘帽加冕”。1978年底,在全國科學大會上指出:從舊社會過來的知識分子“他們絕大多數已經是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自己的知識分子”。這是黨中央對我國知識分子定位的重新評估,是黨的知識分子政策的新發展,極大鼓舞了廣大知識分子和各黨派成員。九三學社作為一個以科技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的具有聯盟特點的政黨,千方百計為落實知識分子政策鼓與呼。1979年6月,在全國政協五屆二次會議上,九三學社李毅等4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交第282號提案《請求黨和國務院有關部門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關于貫徹黨的知識分子政策若干問題的意見報請中央批準后下達案》。其中,特別建議把黨的知識分子政策納入憲法,很快得到采納。1982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確規定:“社會主義的建設事業必須依靠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彭真同志在修憲草案的說明中強調:“在建設社會主義的事業中,工人、農民、知識分子是三支基本的社會力量。因為知識分子不是工農之外的另一個階級,而是包含在工人階級內部知識分子同工農并列為社會主義事業的依靠力量。”
提案的故事之所以感人,就在于我們能從中感受到政協委員實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精神。讓我們來看孫越崎與三峽工程的故事。三峽工程自提出之日起,就與各種爭議相伴,支持者眾多,反對聲音也不小。有人問,誰對三峽工程貢獻最大?著名水利工程學家潘家錚回答:“那些反對三峽工程的人對三峽工程的貢獻最大。”三峽總工程師張超也說:“這些反對意見對于三峽工程的建設也是十分有益的,它使我們的施工更注重科學論證、更加完善。重大工程建設需要兼聽則明,三峽工程在建設中充分考慮了他們的許多意見。”正是吸收了不同的意見,克服了反對意見中所提出的問題,三峽工程才保證了質量。這其中就有,1985年3月全國政協六屆三次會議期間,167位全國政協委員對三峽工程問題單獨或聯合提出17件提案,建議緩上三峽工程。為此,全國政協專門成立了三峽工程調查組,由因房頂被箱子支撐而在唐山大地震中幸存下來的、自嘲“出土文物”的孫越崎為組長,組織各方面專家赴長江中游地區進一步調研。年屆92歲高齡的孫越崎率領調查組,歷時38天考察,開了40多次座談會,寫下了一個總報告和投資、防洪、航行、發電等6份專題報告。后來,三峽工程論證領導小組召開了一系列會議。筆者清楚地記得,在我作為湖南省政府工作人員參加的一次論證會上,就有一些代表議論:“孫越崎是資源委員會的委員,能提出什么好意見?”孫越崎不管這些,親自撰寫16000余字的發言稿。在發言的最后,老人語重心長地說,我作為一名全國政協委員,本著“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并響應“知情出力”,爭取做好黨的諍友的號召,以93歲老人,一顆赤子之心,率直發言。如有不妥之處,懇切地歡迎批評。老人滾燙的赤子之心,“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深深地感動了每一位與會者。
“生態學的追夢人”,講的一群環境科研工作者的故事。云南林學院教授趙叢禮是其中一位。他1980年加入九三學社,成為九三學社昆明分社恢復活動后首批入社人員之一。當時九三學社昆明分社就有一大批從事環境教學和研究的社員。在改革開放之初,他們較早地開啟了環境保護的思考和研究,組織和參與了云南省關于生態農業發展、滇池保護、西雙版納熱帶雨林保護、大西南巖溶地區脫貧與經濟振興的調研等科研和建言獻策活動。1986年3月,在全國政協六屆四次全會上,趙叢禮提交了《關于加強生態環境監測》提案,在世界范圍內都還沒有生態環境監測明確定義和指標體系的情況下率先在環境監督方面提出建議說古代的一種文體,具有很強的前瞻性和戰略性。當時的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在復文中表示,在“七五”計劃期間,將在全國逐步設立若干環境監測站,進一步完善適合我國國情的生態監測方法和指標體系等。這以后經過了30多年發展,截至2018年底,全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已包括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覆蓋全國31個省份2583個縣城。美麗中國過去是、將來都是趙叢禮這批知識分子的“追夢”。
提案故事之所以感人,還在于我們能從中感受到政協委員心系民生、情暖民心的赤子之情。在人民政協成立之初,就有政協委員提出關于維護海外華僑權益、慰問解放軍、掃除文盲、增產節約等提案,受到廣大人民群眾擁護,黨和政府也及時采納。改革開放以來,提出了貫徹黨的知識分子政策、廣開就業門路、建立食品安全監督體系、加強基礎教育、盡快頒布體育法、盡快實行每周5天工作制、實行儲蓄存款實名制度、解決失地農民生活保障中國四大文學體裁、加快個人所得稅制度改革、職業宗教人士納入社會保障、促進新生代農民工社會融入、應對區域灰霾污染、推進醫療保障管理體制改革、加大城市困難職工幫扶解困力度等提案。
“關于掃除文盲的提案”,理由簡明扼要有三條:一是要掃除全國百分之八十的文盲,非有強有力的組織主持推動不可;二是教材教法必須適合社會主義教育的教學政策、要求以及心理和生活需要;三是對于掃盲運動,我們必須向蘇聯學習。蘇聯為了掃除70%的成年文盲,組織了全俄掃除文盲非員會。我們要動員全國知識分子,成立200萬的文化軍。在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和各方推動下,到1964年,我國15歲以上人口的文盲率,由建國初期的80%下降到52%。掃盲運動的開展,對新中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起到了極大推動作用。
《關于建立草原生態補償長效機制的提案》,提案人是董恒宇委員。他生在草原、長在草原,對廣袤草原無比眷戀。在牧區調研時,他問老牧民:“你們為什么不定居在一個地方?”牧民莊重地告訴他:“如果在一個地方定居,地母神額托格會很疼的。只有我們游牧和遷徙時,額托格身上的血液才暢流,她才渾身舒爽。”然而,董恒宇了解到,長期以來我國90%左右的天然草原出現不同程度的退化,生物多樣性銳減,涵養水源能力下降,凈化空氣、防污固碳等生態服務功能衰退,區域沙塵暴頻發,不僅威脅著草原牧民,也影響周邊廣大人民群眾安全。從2005年開始,在民盟中央支持下,董恒宇先后在多地主持“民盟北方生態論壇”,向全國政協多次提出提案,希望保護草原生態,建立保護長效機制。在各方努力下,2010年10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草原生態保護補償獎勵”政策,從2011年起每年撥付143億元補償我國六大牧區,2016年第二輪補償增加到每年200億元。
這是我從提案百花園中,隨手采摘的幾朵鮮花。每當我讀到這些故事時,總覺得被一些東西感動著:政協委員的品質是那樣地純潔和高尚說古代的一種文體,他們的精神是那樣地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地淳樸和謙遜。提案工作的實踐證明:以委員為主體的人民政協,確實是處在凝心聚力的第一線、決策咨詢的第一線、協商的第一線、國家治理的第一線。
提案工作是政協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講提案故事就是講政協故事。所謂“一滴水能見太陽的光輝”,就是要通過講提案故事,總結提案工作經驗體會,進而探求這項工作的規律和方法。那么,70年來,提案工作有哪些經驗體會呢?這就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把黨的領導貫穿提案工作各環節全過程,切實落實中央對人民政協和提案工作的各項要求,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確保提案工作正確方向;必須堅持深學篤用黨的創新理論,切實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作為提案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必須堅持人民政協性質定位,發揮好人民政協作為社會主義協商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切實履行協商、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必須堅持把加強思想引領、廣泛凝聚共識落實到提案工作各個環節,切實做到發揚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必須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基本方針,以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為履職方向,以促進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為工作重點,聚焦關鍵問題、重大問題建言資政;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提案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促進民生改善,協助黨和政府增進人民福祉;必須堅持把協商貫穿提案工作始終,切實把協商作為基本方法和必備技能,體現到提案提出、立案、交辦、辦理、督辦、反饋各個環節,努力在溝通交流中增進理解、凝聚共識、推動工作;必須堅持提高質量,不斷推動提案工作提質增效;必須堅持完善制度機制,健全以政協章程為根本、提案工作條例為基礎,相互配套、有效銜接的制度體系;必須堅持加強履職能力建設,教育引導政協委員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不斷增強把握能力、調查研究能力、聯系群眾能力、合作共事能力。
“知之愈明中國四大文學體裁,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這些經驗,不僅對提案工作,而且對整個政協工作都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必須要堅持好、繼承好、發展好。
講好提案故事,只是我們一種追求。我們還有更高層次的追求,那就是要通過講好提案故事,進一步講好人民政協的故事。伴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政協制度將迎來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新時期。人民政協如何把作為社會主義協商專門協商機構、國家治理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如何通過人民政協這一具有中國特色制度安排的有效運作、彰顯我國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如何使人民政協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為科學社會主義和人類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法,這些都是我們面對國內國際要講好的中國故事。通過講好提案故事和政協故事,弄清楚人民政協從哪里來、現在何處、到哪里去說古代的一種文體,弄清楚新時代人建設什么樣的人民政協、怎樣建設人民政協等重大問題,從而切實擔負起把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對人民政協工作的各項要求落實下去,把海內外中華兒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的責任。
- 標簽:文體序什么意思
- 編輯:唐明
- 相關文章
-
文章四大體裁高中語文文體分類2023年9月25日文體藝術與身心發展
學院黨委強化頂層設想,計劃了黨建+班子步隊建立前鋒引領、黨建+教誨講授變革前鋒引領、黨建+使用型人材培育前鋒引領等十個方…
-
中國文體分類說的文體特征_文體有哪幾種形式
風:我有深切的領會
- 必修二語文必背古代三種應用類文體2023/9/25文體有哪幾種形式
- 文章都有哪些文體文體委員的競選詞?文體有哪幾種形式
- 文體工作亮點文體有哪幾種小學?文體有哪幾種文言文
- 嘉實文體娛樂古代字體大全文體藝術部
- 文體用品目錄文體形式和文學體裁文體有哪幾種文賦文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