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業不振連虧5個季度 亞振家居熱衷理財為哪般?
《投資者網》楊春霞
盡管作為房地產后周期行業,受房地產調控政策以及商品房交易量增速回落影響較大,但是亞振家居(603389.SH)上市以來凈利連年下降甚至虧損在行業中也較為反常。
近期,亞振家居發布了一季報。2019年亞振家居營收約為7216萬元,同比下降5.81%,歸屬于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約為-2276萬元,同比減少179.24%。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是亞振家居連續5個季度虧損,年報顯示2018年亞振家居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611萬元,同比減少241.04%。
此外,亞振家居在公告中表示,2019年公司虧損可能會繼續,并稱主要原因為新增產能尚未量產,產能利用率不足,產品生產成本提高。“另外公司新增直營店尚處培育期,銷售收入尚未達到盈虧平衡點”,亞振家居在年報中指出。
盡管官方公開坦承了原因,不過上市以來凈利逐年下降并接連5個季度虧損也讓外界和投資者想知道亞振家居到底出了什么問題?未來該如何突圍?對此,《投資者網》致函亞振家居,截至發稿,對方未予以置評。
亞振家居一年股價走勢圖
凈利持續虧損
公開資料顯示,亞振家居成立于1992年,目前旗下擁有亞振A-Zenith、亞振定制、AZ1856三大品牌,在上海、北京、南京、蘇州、武漢、哈爾濱等地開設了近80家品牌旗艦店,并在全國范圍內擁有近200家品牌形象店。
2016年亞振家居迎來高光時刻,于當年12月在A股上市,實際募得資金3.84億元,試圖借力來擴大規模。不過《投資者網》注意到亞振家居自上市后業績不增反降,尤其是凈利連續三年下降,直至2018年一季度由盈轉虧,此后虧損持續擴大。
2019年一季報顯示,亞振家居營收約為7216萬元,同比下降5.81%,歸屬于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約為-2276萬元,同比減少179.24%。
而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是亞振家居第5個季度凈利虧損了。2018年一季度至2018年年底,亞振家居凈利潤分別為-815萬元、-1787萬元、-2093萬元和-8611萬元,期內營收分別為7667萬元、1.98億元、2.92億元及4.17億元。此外,相比較2016年來說,2017年亞振家居的凈利也下滑近2成,也就是說自上市以來亞振家居凈利潤在持續下降。
針對凈利下滑,亞振家居在報告中表示主要歸咎于公司直營體驗店布局提速擴張,門店升級,短期內未能見成效和拓展市場導致的銷售費用及管理費用大幅增加,此外還有公司存貨占比較大,存貨跌價準備較去年同期計提金額有較大增加。根據年報,2018年亞振家居的存貨金額為2.36億元,而2017年這一數據也為2.36億元。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亞振家居近兩年在渠道擴張上似乎不太順利,一邊開店,一邊關店。以2018年為例。2018年亞振家居新增12家直營店,同時關閉了5家直營店;新增14家經銷商店又關閉了12家經銷商店,2017年同樣如此。
當然,亞振家居上市保薦機構中泰證券則認為凈利下降主要是因為消費降級的大環境下,家居產品主流消費人群更傾向于購買價格低廉的板式家具,而亞振家居等中高端家居市場會表現欠佳。
盡管有著一系列的客觀因素,但是亞振家居自身也存在著不少的問題,業內甚至有觀點認為,亞振家居的產品風格已經“過時”。據官網信息,亞振家居以亞振(AZ)”、“利維亞”為兩大核心品牌,產品以“海派家具”為鮮明風格,而從目前市場來看家居裝飾以現代、新中式、輕奢風格為主。
當然,亞振家居后續也推出了一些新品牌,譬如“亞振定制”和“AZ1865”,此外還加碼“高端定制”,不過目前均沒有多大成效。以“高端定制”為例,2018年亞振家居“高端定制”品牌營收2034.18萬元,約占總營收的5%。
財經評論員嚴躍進表示,凈利數據持續虧損,說明企業運營成本較高,這或和家居企業競爭力度大、產品較多等有關、。從實際情況看,類似企業這兩年也需要調整經營策略。
募集資金買理財產品
與凈利同樣持續下降的還有亞振家居的經營性現金流!锻顿Y者網》注意到2018年一季度開始,亞振家居的經營性現金流就持續為負值,2018年和2019年一季度分別為-7939萬元、-2363萬元。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投資者網》注意到2017年以來亞振家居熱衷于購買理財產品,2017年合計使用1.15億元募集資金,2018年亞振家居又3次用募集資金購買理財產品,金額分別為4000萬、3000萬和3000萬。
無獨有偶,亞振家居2019年繼續使用募集資金購買理財產品。4月30日,亞振家居稱公司購買了6000萬元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其中4000萬元理財產品期限為2019年4月26日至至2019年10月25日,預期收益率3.9%;另外2000萬元理財產品期限為2019年4月26日至2019年10月28日,預期收益率3.4%。
按理說,上市公司使用募集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很普遍,不過在亞振家居本身凈利潤連年下降且經營性現金流持續為負值的情況下,購買理財產品在投資者看來似有“不務正業”之嫌。業內有觀點認為,投資者買股票是希望企業通過經營,獲得長期的獲利能力,提升公司估值,使股價上漲獲利,上市公司向社會公開募集資金流向了“理財市場”,違背了投資者的初衷。
此外,也有觀點質疑,企業熱衷于買理財產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企業沒有找到轉型的方向和突破口,用理財賺錢來掩蓋業績下滑的現象。
嚴躍進認為,一般來說,出現此類購買理財產品等做法,主要是因為閑置資金較多,同時也說明企業缺乏各類投資機會,從側面說明企業在新業務拓展方面表現是不到位的。
根據亞振家居發布的募集資金使用情況,《投資者網》注意到其“營銷網絡擴建”、“沙發及家具等擴產”等5個項目的募集資金使用均未達到計劃進度和預計效益。
具體來看,其中營銷網絡擴建項目承諾投入金額為25230.42萬元,但累計投入金額只有13861.3萬元,只完成了承諾的一半左右;其他4個項目也均沒有完成承諾投入金額,募集資金承諾總計約3.84億元,投入僅約2.17億元。
值得注意的另一個現象是,亞振家居在2017年和2018年購買理財產品期間存在著幾次股價暴漲暴跌的情況!锻顿Y者網》從K線圖上看到,2017年1月15日至同年3月25日至今,股價從19元/股漲至36.8元/股,此后一個月迅速跌回至約20元/股。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2018年8月初至9月中旬,彼時在A股市場持續單邊下跌過程中,亞振家居股價從11.50元/股左右起步,最高至17.44元/股,累計漲幅超過了50%。此外,2018年11月7日至15日,亞振家居一連經歷了7個漲停,股價從8.25元/股的低谷爬升至14.88元/股。截至2019年5月24日收盤,亞振家居8.99元/股。(思維財經出品)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