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北農手握22億資金負債高企 引深交所質疑實控人占用資金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范維雅
大北農(002385.SZ)曾被視為北京民營企業尋找國資馳援的典型案例,但遺憾的是引資落空了。
5月22日晚間,大北農發布公告稱,公司于今日收到首農食品集團的函件,因雙方在關鍵問題上未能達成一致,雙方終止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北農終止重組的當日,深交所對大北農在貨幣資金余額較高的情況下維持大規模有息負債提出了質疑,要求公司結合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財務狀況、股票質押情況及對外投資資金需求等事項,說明是否存在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占用或變相占用資金的情形。
長江商報記者根據大北農實控人最新質押情況整理發現,目前公司實控人邵根伙已質押17.49億股,占其持股比例近100%。
毛利率下降致增收不增利
公開資料顯示,大北農集團創立于1994年,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主要生產、銷售飼料產品和種子產品,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預混合飼料企業,產業涵蓋畜牧科技與服務、種植科技與服務、農業互聯網等領域,主要為養殖戶和種植戶提供高附加值的產品與服務。
2018年年報顯示,大北農全年營收193億,同比增長3%;實現歸母凈利潤5.1億,同比下降59.9%。
報告期內,非經常性損益對公司業績影響較大,合計3.9億元,其中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為3.5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母凈利潤為1.2億元,同比降低88.3%。
大北農2016年、2017年營收分別為168.41億元、187.4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8.83億元、12.65億元。
大北農在年報中表示,利潤下滑主要受豬周期養殖行情及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公司毛利率較高的豬前端料銷量占比下滑,毛利率相對較低的中大豬料銷量占比提高,加上原料價格波動影響,公司豬飼料業務毛利率水平同比下降;領蛙近年公司養豬業務擴張較快,受豬價行情及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公司養豬業務虧損較大;公司計提的限制性股票激勵費用1.19億元,對本年業績影響較大。
另外,2019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收40.57億元,同比下滑11.82%,凈利虧損3884.82萬元,同比下滑121.48%。大北農在報告中表示,利潤下滑主要系公司養豬業務虧損所致。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2018年,大北農毛利率為18.7%,較上年降低5.5個百分點。
截至2019年一季度,大北農毛利率為16.96%,較2017年末更是下降7.21%。
深交所質疑實控人占用資金
在大北農終止重組的當日,還收到了一封深交所的年報問詢函,問詢函中深交所對大北農的負債金額提出了質疑。
2018年報告期末,大北農貨幣資金余額22.75億元,占公司資產總額12.57%,主要有息負債余額34.36億元(包括長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應付債券)。報告期內,公司利息支出2.48億元,占凈利潤51.02%。
深交所要求,大北農結合資金需求、負債成本、貨幣資金收益、銀行授信等情況,說明在貨幣資金余額較高的情況下維持大規模有息負債并承擔高額財務費用的原因及合理性。并說明貨幣資金相關內控措施的執行情況,并結合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財務狀況、股票質押情況及對外投資資金需求等事項,說明是否存在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占用或變相占用你公司資金的情形。
長江商報記者統計發現,目前公司實控人邵根伙未解壓股權數量占比已經達99.94%。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