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到內地托運專線【恒天研究】內地富豪熱衷去買什么?
分公司----省市裕華區萬達C座寫字樓1311、1312室
內地暴增的離婚糾紛案也催熱了境外保險。一位不愿具名的內地律師說他曾接到過這樣的案子:一對夫妻鬧離婚,正當男方起訴離婚時,女方發現有從保險公司寄來的繳款通知單,投保人是男方,受益人卻并非家庭,“很多想要離婚的人,都會在起訴離婚前考慮轉移財產,到境外買保險也是選擇之一。”
詳情請咨詢您身邊的理財經理或撥打理財專線:
南開分公司----天津市南開區廣開二馬格調故里底商21號樓4層
天津分公司----天津市河西區友誼5號北方金融大廈21層
地址:
內地試點遺產稅的傳聞不絕于耳,盡管數度否認,但富豪們還是難以。在海外通行操作中,指定受益人的人壽保險可以規避遺產稅。范偉勇透露,目前他每月能接到3,000萬至4,000萬港元的保險業務單,多數是內地富人出于規避遺產稅的考慮,赴港購買人壽險,指定受益人為其子嗣,以期有朝一日能夠不用交任何稅費,就可以將名下資產順利過渡給下一代。
據悉,來港買保險的多是富裕人士。講到保險產品對內地富人的吸引,安盛保險上海代理方、上海洛晟資產管理公司總裁范偉勇對本報表示,保險產品當然具理財功能,但除卻傳統意義上的保障與投資外,追求“避稅”、“避債”、“避險”的特殊“功效”,在購買境外保險的行為中更為突出。富豪們還借助境外保險產品,進行家族托、遺產信托安排,達到轉移資產的目的。
繼赴港置業移民熱潮之后,內地富豪正掀起一波赴港搶保熱,而他們的目的絕不僅僅是圖個保障,或是追逐蠅頭小利。本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富豪們赴港買保險,多是垂涎“避稅”、“避債”、“避險”的資產轉移功能。有知情人士爆料,一些瀕臨破產的中小業主,居然把實業抵押給內地銀行套取現金,轉手到購買保險,將巨額資產暗渡陳倉至境外,期望在內地“保險權大于債權”的法律框架下,即使是公司被清盤,手中保單都不會打水漂。
轉移財產離婚免分身家
保險業監理處最新公布的數據稱,今年首季內地人在港投保28億港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5.5%。去年向內地訪客發出的新保單保費達99億港元,占去年全年新保單保費的12.8%。即保險市場每賣出100港元的新造保單,就有12.8港元的貢獻來自內地投保人。
近一兩年來,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一些富豪擔心財富在經濟下行周期中“縮水”,由此對境外保險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野村證券私人銀行部董事總經理何樂生曾表示,一度遇到過內地富人想買價值達1億美元的壽險,“保單價值高到任何一家保險公司都不愿獨自承擔,要分到幾家以分散風險。”
在購買保險手續便捷,賠付糾紛又沒有內地公司多,因此自若干年前傳聞內地某些城市要開展遺產稅試點以來,的大額保單在內地就十分旺銷。據一位中資銀行在港子公司信托部負責人透露,他所經手的家族信托中有七至八成含有保險業務,一般多以壽險為主。
1000萬美元保單最常見
歡迎您到實地考察
安盛上海每月4000萬保單
關注方式:掃描上方二維碼
河西分公司----天津市河西區友誼5號北方金融大廈21層
據悉,由于內地豪客眾多,保險公司均十分注重內地市場。一位資深保險經紀人表示,幾乎每家保險公司都設立了專門辦公室接待內地客,通常是通過代理人和保險中介公司去認識客戶,再由中介安排客戶到港驗證并簽單付款,一些保險公司甚至可用內地的信用卡刷卡扣款。
財富+,在您身邊。====================
有保險經紀稱,內地高凈值人士更常見的保單金額是1,000萬美元,按照全球其他國家的標準也是很高的金額。“這些人都很有生意頭腦,在經濟放緩的大背景下,他們最在意的就是如何讓自己的資產不貶值,”范偉勇如此解釋。
濱海分部----天津市經濟開發區金融街西區8號樓一層8-7室
更有瀕臨破產的中小企業主,通過赴港買保險的方式“避債”。范偉勇說,內地民營企業平均壽命只有2.9年,很多中小企債務纏身、危機四伏,“一旦企業做不下去了,有企業主就想盡一切辦法融資,或者抵押工廠借款,拿到錢就去買保險。”由于保險受益權大于債權,就算企業被清盤,他們的人壽保險還是不受影響。范偉勇透露,2011年溫州債務糾紛發生后,很多企業主都以這種方式轉移資金到境外,而目前正有一個上海籍老板正在與他洽談上述業務。
民企爆煲前借錢投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