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現埋兒奉母公益廣告 埋兒奉母的故事是什么
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街頭的一則街頭現埋兒奉母公益廣告被批判為“愚孝”。最近安徽六安街頭的公益廣告引用了“二十四孝”的典故,但其中一則“埋兒奉母”讓人難以接受,甚至被批判為“愚孝”。
街頭現埋兒奉母公益廣告被批愚孝
日前,六安市民束先生告訴小編,解放中路地下人防工程的路面部分設置了公益廣告,其內容是“二十四孝”,但其中一條“埋兒奉母”讓人心驚膽戰。
“侍奉母親是應該的,但‘埋兒’能宣揚嗎?這是刑事犯罪啊。”束先生認為,這是一種“愚孝”,不值得贊美,更不應該作為公益廣告。
小編隨后來到解放中路郵政局路段,發現路邊的隔離欄和廣告欄剛安裝不久。
在街頭現埋兒奉母公益廣告插圖上,畫著一名男子正拿鐵鍬在樹林里挖坑,一個婦人抱著小孩站在一邊。這則典故的大致意思為:因為家庭貧窮,丈夫害怕有了兒子后不能侍奉老母親,于是決定挖坑將兒子活埋。
關于對街頭現埋兒奉母公益廣告的看法,小編街頭隨機采訪,觀點分為兩派。一方認為,殺死一條生命去保全另一條生命,這種做法不僅是錯誤的,更是觸犯法律的。另一方則認為,應該將注意力放在孝道上,而不是字面意思,“埋兒奉母是教人們講孝道,而不是真的把兒子活埋。”
對于爭議,制作單位負責人劉總表示很意外。他解釋說,選用“二十四孝”是上級領導制定的。街頭現埋兒奉母公益廣告安裝單位的負責人致電小編表示,他們準備用其他內容替換。
埋兒奉母是什么意思?看了下面這則典故,你就會明白埋兒奉母的故事。
埋兒奉母的故事
埋兒奉母是什么意思?埋兒奉母,又名“為母埋兒”、“郭巨埋兒”。郭巨,晉代隆慮人,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后,他把家產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對母極孝。后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親非常疼愛孫子,自己總舍不得吃飯,卻把僅有的食物留給孫子吃。郭巨因此深感不安,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些糧食供養母親。”當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面寫:“天賜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并得以兼養孩子。從此,郭巨不僅過上了好日子,而且“孝順”的美名傳遍天下。
以上便是埋兒奉母的故事和典故,這下明白了埋兒奉母是什么意思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