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400余人被列入性侵未成年人“黑名單”
廣州400余人被列入性侵未成年人“黑名單”
入“黑名單”者將無法從事教育職業
本報廣州6月23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林潔)今年6月,廣州市人民檢察院上線運行“侵害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信息庫”,有性侵前科的人員均被系統列入“黑名單”,將無法從事教育職業。目前,該系統已收錄了廣州近3年所有性侵害未成年人和拐賣、拐騙兒童案件,涉及400余人(一被告人為一條信息)。
廣州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周虹介紹,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是廣州檢察機關預防未成年人受侵害的工作重點,與未成年人密切相關的工作崗位尤其受到關注。為此,他們開始在全市建設侵害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信息庫,通過與教育局等職能部門對接,在兒童成長相關特殊行業或崗位的人員入職程序上建立起犯罪記錄強制查詢機制,有性侵違法犯罪前科的人員一律不得錄用,從源頭上防止性侵害的發生。
周虹透露,目前信息庫的容量在繼續擴大,2015年以前的案件將繼續錄入,案件類型也將擴展至性侵成年人的案件及嚴重暴力傷害未成年人的案件。“這份‘黑名單’能將有侵害未成年人前科的人員擋在門外。”據介紹,除了性侵類犯罪之外,拐賣、拐騙兒童案件及暴力傷害等惡性案件也會被納入信息庫。
“建立健全性侵害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信息庫十分必要。”廣東省律師協會未成年人保護專業委員會主任鄭子殷認為,針對未成年人的性侵行為具有不自動停止犯罪的特點,未成年人自我保護能力和意識偏弱,有性侵違法犯罪前科的人員進入易接觸未成年人的行業將構成潛在威脅。
2016年至2017年,廣州檢察機關辦理的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占所有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的比例高達32.7%;2018年,這一數據攀升至45.6%,其中,教育領域未成年人被性侵害的案件占比接近10%。部分作案人員為幼兒園、中小學校的教師、保安等教職員工和校外教育輔導機構的教職人員。
周虹坦言,信息庫建立期間在技術上遇到的困難并不大,主要困難在于將盡可能多的案件信息準確錄入,比如在使用統一案件管理系統之前的案件,相關的信息要逐案去翻查案件檔案。
目前,信息庫第一階段主要是對所有符合錄入要求的案件進行篩選、復核,確保無一遺漏,并對系統的部分填錄項目進行修改、調整。廣州市人民檢察院會先從內部案管系統批量導出相關案件的基本信息,然后由案件經辦人按照信息庫填錄項的要求加以完善,比如被告人的職業、被告人與被害人的關系、作案地點及次數等,最后再批量導入信息庫。
入職前查詢的人員范圍包括:學校、幼兒園擬招錄的校長、教師、職工和臨時聘用人員;校外培訓機構向教育部門申請注冊登記的法定代理人、管理人員、教師和職員;教育部門認為需要查詢的其他工作人員。
檢察機關將對發生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的學校、幼兒園或教育機構依法進行法律監督,監督上述機構是否將實施違法犯罪行為的教職員工及時移送公安司法機關依法處理并報告上級部門;對于教育行政部門工作人員、學校管理人員失職瀆職造成性侵害幼兒園兒童、中小學學生案件發生的,或者發現性侵害幼兒園兒童、中小學學生案件瞞報、謊報的,必須依法依規予以處分或移送有關部門查處。
已入職的員工是否也需要進行核查?記者了解到,信息庫在廣州市花都區試運行以來,花都區人民檢察院不僅對新入職員工進行查詢,同時也對已入職的教職員工進行查詢。當信息庫升級擴大信息量時,檢察機關還會對同一名單再次復查,確保沒有遺漏。
據悉,類似性侵害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信息庫和預防機制正在全國各地建立起來。此前,上海市檢察機關聯合16家單位建立了省級涉性侵害違法犯罪人員信息庫和入職查詢制度。浙江慈溪、江蘇淮安等地檢察機關也建立了類似信息登記數據庫及從業禁止制度。湖北省人民檢察院聯合教育、公安等部門出臺省級侵害未成年人權益案件強制報告制度。
隨著各地陸續建立性侵害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信息庫和入職查詢制度,鄭子殷建議下一步應實現全國范圍內的信息共享。他說,不止是性侵、虐童等針對未成年人的暴力犯罪信息也應納入其中,規范行業準入制度,為未成年人營造更為安全的成長環境。同時,對未成年人開展科學的性教育,提高處理未成年案件警務人員的專業能力,完善少年警務制度,進一步完善社會服務和司法救助制度。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