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不少臺灣人魂牽夢縈的平和尖石觀音廟
尖石(近代更名為璋石)古稱尖石樓,歷代遷居臺灣記載:
第十一世 誠篤公
第十三世 日明公 遷居臺中市
第十四世 世奇公
第十四世 鳳 公 臺中市北區(qū)
第十四世 深 公 臺中市北區(qū)
第十四世 淡 公 臺中市賴厝部
第十四世 藝 公
第十五世 振淵公 臺中市北屯
第十五世 敦正公
改革開放以來 ,很多臺灣賴氏宗親回鄉(xiāng)尋根謁祖,促進兩岸的文化交流。
尖石觀音廟位于平和縣國強鄉(xiāng)古爽村璋石大路衛(wèi),坐東朝西,經(jīng)度117.242221 緯度24.230025 高拔324米,主祀觀世音菩薩。璋石一頂厝,據(jù)傳說賴氏心田七世元貢祖公擇選開居圣地,裔孫繁盛,陸續(xù)遷居璋石、臺灣、廣東崩坎、坂仔西坑、國強碧嶺、延山各地,1981年因地僻全部遷居,頂厝保留一座土木結(jié)構(gòu)的原始祖厝,觀音、三界公、蔡媽夫人供奉在祖厝里,祖厝年久失修破損,于2011年二月十九日,在本村尪寮,觀世音、三屆公、保生大帝等神明面前,眾信士求拜神明圣杯,同意移遷新建,爾后請三位地理師擇址山路衛(wèi),并由三坪祖師公、天湖堂保生大帝“復核”,確定在山路衛(wèi)用寅申兼甲庚分金新建,于2011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竣工,十二月初一日神明進火開光登殿。廟宇為磚石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
廟門闊三開間單進深,寬7.61米、深6米。大門石門框置雙扇鐵門,堵體機磚筑墻,外面墻砌顏紫磚,內(nèi)面墻抹灰,墻腳1米挾瓷磚,殿中立4根石圓柱,柱基為石圓墩礎,抬梁式鋼筋混凝土仿木構(gòu)架,屋頂為歇少頂,水泥灌板雙坡水屋面蓋琉璃瓦,單脊屋脊雕雙龍戲珠,尾端燕尾翹角,脊堵雕八仙過海人物、飾麒麟、雙鳳牡丹、花鳥瓷雕,脊頭雕龍頭,垂脊牌頭均雕戲曲立體人物,牌頭后卷草翹尾。大門兩仲頂堵身堵安六角形透雕花格窗,裙堵置鑲嵌龍、麒麟等吉祥紋石浮雕。
廟后墻前面的中間及左、右兩旁筑三個混凝土神壇,壇裙挾瓷磚。中間神壇奉祀觀世音菩薩、善財、龍女,左邊神壇奉祀三官大帝,右邊神壇奉祀蔡媽夫人。
廟前臺階一級,石板埕40多平方米,右前方建三層葫蘆頂壽金爐,前面筑圍墻,機磚砌墻,雙面挾瓷磚。
左神壇聯(lián):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橫披:天官賜福。
右神壇聯(lián):添丁進財,有求必應。橫披:合境平安。
門聯(lián):璋田喜承甘雨露,石林緣有紫竹泉
柱聯(lián):南海甘露時常流,普陀香方遙相映。
圖文:賴建中
編輯:李伊凡
審核:張杰
監(jiān)制:游子君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