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建設大提速:三大運營商今年投資或超340億
“要想富先修路,5G也是一樣。”廣東新一代通信與網絡創新研究院院長朱伏生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5G產業的崛起一定是建立在足夠多的基站之上。
實現5G商用規;渴鹛岢觯A設施建設必須先行。為搶占優勢,全國5G建設已進入大提速階段。近期,北上廣深等多個城市先后披露了5G基站建設情況。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已建成5G基站超2萬座,90%以上集中在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
在受訪專家看來,5G已成為區域乃至國家培育發展新動能、搶占競爭主導權的戰略重點。各地之所以“癡迷”基站建設,就是想提早布局5G這個萬億級戰略新興產業。但受制于5G超高頻頻譜造成的覆蓋范圍有限,運營商需付出比部署4G基站更高的投資成本。面對萬億級市場規模的5G產業誘惑,各地對5G的投資需謹慎,避免造成重復建設。
京滬粵領跑,一年建2萬座基站
2018年6月,全國首個5G基站誕生于廣州大學城。一年后,全國已建成5G基站超2萬座。從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的數據看,超過90%的基站集中在一線城市北上廣深。
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中國鐵塔公司已在北京完成交付5G基站7863個。上海市經信委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上海全市已建設5G基站超過3000個。廣東省工信廳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廣州、深圳已分別建成開通5G基站5000座、3777座。
朱伏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5G帶來的改變絕非“10G視頻9秒下載完成”這么簡單,5G最具革命意義的地方在于與工業、交通、醫療等垂直行業的深度融合,形成工業互聯網、自動駕駛、遠程醫療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京滬粵地區對于5G基站的重視,反映出其對產業轉型升級的迫切態度。朱伏生認為,經濟越發達的地區,對產業轉型升級的態度越迫切。
一處細節足見各地迫切的心情。在6月6日國家發放5G牌照后,廣東省大幅提高了5G基站建設目標。廣東將建設5G基站的年度計劃,從5月份制定的2萬座提高到3.2萬座,增幅高達60%。
廣東省工信廳信息化與軟件服務處處長董晉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電子信息產業大省,廣東發展5G產業的基礎非常好,不僅產業鏈完善,骨干企業競爭力也較強,提速是必然。廣東僅6月份就建設了基站3949座,相當于此前總和。
據賽迪智庫研究預測,今年國內基站建設量預計將達到15萬臺,高于年初預期50%,北京、上海、成都、深圳、武漢、杭州等城市,均計劃于年底建成超過一萬臺5G基站。
如何平衡高收益與高投入
在受訪專家看來,5G基站的競速程度與5G商用拉動的巨大效益關系密切。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預計2020-2025年間,5G商用可直接拉動經濟總產出10.6萬億元。到2030年,5G將創造經濟增加值2.9萬億元、就業機會800萬個,約6%的GDP將會由5G產業直接貢獻。
按照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的分析,在5G商用初期,網絡設備和終端設備收入將合計約4500億元;到5G商用中期,終端設備收入將合計1.4億元;到5G商用中后期,互聯網企業與5G相關的信息服務收入將達到2.6萬億元。
盡管效益誘人,但成本同樣高得可怕。
京信通信天線研發中心主任劉培濤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5G采用超高頻頻譜,信號覆蓋距離有限,其基站的覆蓋半徑約為100-300米,因此5G基站的建設將更為密集。
有多密集?據工信部2018年的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已有的4G基站總數達到372萬個。5G基站數按照多兩倍推算,未來國內基站數至少應超過700萬個。
賽迪智庫無線電管理研究所副所長彭健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單從基站建設角度看,5G基站的投資約是4G的1.5-3倍。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