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昆曲,雙璧同輝
第九屆“良辰美景·非遺演出季”的后臺。中國昆劇古琴研究會供圖
《讓古琴醒來——中國藝術研究院館藏古琴音樂會》上的古琴表演。中國昆劇古琴研究會供圖
第九屆“良辰美景·非遺演出季”昆曲表演現場。中國昆劇古琴研究會供圖
5月31日至6月6日,第九屆“良辰美景·非遺演出季”于北京恭王府大戲樓和中山音樂堂上演。該活動由中國昆劇古琴研究會、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館共同主辦。
中國昆劇古琴研究會多年來秉承關注、挖掘傳統,傳承、推廣經典的學術宗旨,不屈就媚俗、不盲目求新,于每年非遺演出季力邀昆曲院團、名家和當今琴壇泰斗進京展演,頗受觀眾喜愛和社會贊譽。今年,他們在6天時間內組織了3場昆曲和4場古琴專場演出,亮點紛呈。
本次演出季中,蘇州昆劇傳習所帶來仲振奎《紅樓夢傳奇》中的《葬花》《聽雨》與吳鎬《紅樓夢散套》中的《焚稿》《訴愁》,合為四折,取名《紅樓夢傳奇》,共同演繹《紅樓夢》的經典場面。
2003年,古琴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作為該項目保護單位之一的中國藝術研究院在繼承和發揚古琴藝術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該院庋藏的92張琴,由唐代延至民國,數量上堪稱國內唯一。為傳播推廣“讓古琴醒來”的保護理念,中國藝術研究院與中國昆劇古琴研究會在此次非遺演出季期間舉辦了兩場《讓古琴醒來——中國藝術研究院館藏古琴音樂會》,從中國藝術研究院珍藏古琴中挑出唐琴1張、宋琴1張、明琴3張,通過知名琴家戴曉蓮、林晨、巫娜、楊春薇、黃梅的演奏,重現千百年前的琴音,同時結合學術講演等方式,體現“讓古琴醒來”的意義。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