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安化:文創升級 傳統非遺煥發現代活力
近年來,湖南省安化縣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依托梅山文化核心圈的優越地理位置,充分挖掘自身資源稟賦。安化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始終堅持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社會效能相結合,為非遺項目注入強大的生命力。
安化打造“非遺+鄉村旅游”,促進文旅深度融合。安化以春季邀你來采茶,夏季邀你來溯溪,秋季邀你來摘果,冬季邀你來過年為基礎,打造安化與你四季有約的旅游品牌,活動涵蓋安化全域。為增加游客體驗感,勾起人們的鄉情鄉愁,進一步吸引城市居民到安化鄉村去旅游休閑,體驗安化的民風民俗以及對安化非遺的更多了解,在“四季有約”活動中,游客們除了可以品嘗和購買特色農產品及傳統非遺產品之外,還可以充分體驗磨豆腐、打糍粑、烤臘肉、現場取酒、看芙蓉山大戲、了解千兩茶制作過程等傳統非遺項目。僅2019年前三季度,安化已吸引外地游客達60萬余人次。人民網、紅網湖南等網絡媒體全程直播,收看人次累計突破百萬人次,有力推動了安化全域旅游創建。
安化打造“非遺+特色產業”,促文創產品升級。近年來,安化圍繞“文化強縣”目標,加快文化產業發展步伐,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和占GDP的比重值連年遞增。其中,以非遺傳統技藝為基礎,打造的一批文化企業與文創產品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如湖南省梅山剪紙文化有限責任公司、湖南秋憶濃冰磧巖工藝材用品開發有限公司、湖南梅山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安化云上茶旅文化園有限公司等就是當中的代表。尤其是以傳統民俗“梅山十八碗”創制而出的“梅王宴”,已成為外地游客來安化旅游必嘗的盛宴,其中“馬幫肉”這道菜在央視《味道》欄目播出,提高了知名度。2008年6月14日,安化縣千兩茶制作技藝正式納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既是對安化黑茶歷史地位的肯定,又為安化黑茶產業飛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截至2019年11月份,安化共擁有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64項,其中國家級1項、省級4項、市級29項、縣級30項,在現代經濟社會發展中,它們煥發出強大活力,歷久彌香。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