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系外行星擁有三個“太陽”
在科幻小說《三體》中,中國作家劉慈欣以豐富的想象力虛構了一個復雜的三體星系,并由此引出了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史。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30日報道,天文學家最近借助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凌日行星勘測衛星”(TESS),在銀河系附近發現了一個現實版的“三體世界”:系外行星LTT 1445Ab擁有三個“太陽”。
研究估計,巖質行星LTT 1445Ab的大小為地球的1.35倍,但質量是地球的8.4倍,因此密度比地球大得多。新發現的“三體星系”距地球22.5光年,三顆恒星都是M矮星——一種比我們的太陽小的紅色、活躍恒星,LTT 1445Ab圍繞其中最大的那顆恒星公轉。
研究主要作者、哈佛—史密森尼天體物理中心天文學家珍妮弗·溫特斯說:“如果你站在這個星球上,你會發現,天空中有三個太陽,其中兩個在很遠的地方,看起來很小。”
據估計,LTT 1445Ab公轉一圈只需5.36個地球日。由于離它的“太陽”如此近,其地面溫度可達155攝氏度,因此其上存在生命的幾率很小。
溫特斯對M矮星非常感興趣,她說,M矮星經歷了漫長的“青春期”,在此期間它們非常活躍并發出大量輻射。
她說:“我們還不知道,行星的大氣是否能在M矮星的高輻射環境下生存下來,所以這將是一個研究它的絕佳機會。有大氣環境的行星不僅擋住其‘太陽’的星光,其大氣的化學成分還會改變星光的光譜。天文學家通過分析星光光譜,可推測行星上大氣的組成。”
這并非科學家們首次發現“三體世界”。2016年,美國科學家發現了另一顆擁有三個“太陽”的系外行星HD 131399Ab,其距離地球340光年,公轉一圈耗時長達550個地球年。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