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機場第二次試飛 多家航空公司將逐步轉(zhuǎn)場
繼今年5月13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首次“真機”試飛之后,26日17時起,大興機場迎來第二次試飛。這次共有5架航空公司主流機型參與,重點驗證低能見度飛行。本報文字記者和攝影記者登上試飛飛機,分別體驗從首都機場和南苑機場飛抵新機場的短距離航程。
先驗低能見度運行
26日17時43分,一架編號為B-1051的東航A320型飛機率先降落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跑道上。這次飛行重點驗證低能見度75米航班安全起飛。據(jù)介紹,對低能見運行進行先期驗證,可有效提高未來該機場在低能見天氣條件下的航班正常率,盡可能地減少惡劣天氣對旅客出行的影響,使旅客能夠享受到更安全、更便捷的航空出行服務(wù)。
東航本次選派的3人全部是資深的教員級機長,總飛行時間超過4.15萬小時。“本次驗證試飛均按照預定試飛計劃進行并完成,整個過程順暢,各項飛行指標正常。”東航A320機型師尚峰在完成有關(guān)驗證試飛后說,大興機場是按照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CATIII運行標準建設(shè)的,跑道視程在50米以上極低能見度情況下,飛機也能正常降落。
據(jù)介紹, CATIII是儀表著陸系統(tǒng)的等級之一,而儀表著陸系統(tǒng)又稱盲降系統(tǒng),能有效減少霧霾等天氣原因造成的大面積航班延誤,提升機場全天候保障水平,提高航班正常性。
第二次測試“從地到天”
17時48分,記者乘坐的中國聯(lián)合航空波音B737-800型試飛飛機從南苑機場起飛,穿過霧蒙蒙的云層,于17時56分降落大興機場。
本階段中國聯(lián)合航空試飛共分4次,昨天從17時48分開始,進行南苑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