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顧奧運戰略和群眾體育 天津殘運會實施多項改革創新舉措
中新社天津8月24日電 (記者 王祖敏)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七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將于8月25日至9月1日在天津舉行,這一展示中國殘疾人精神風貌和競技水平的賽事,也將成為中國選拔人才、鍛煉隊伍、備戰殘奧會的重要平臺。
第十屆殘運會暨第七屆特奧會組委會24日于天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賽會的相關情況。
本屆運動會共設43個大項45個分項,其中殘運會34個大項36個分項,特奧會項目9項,參賽運動員6121名。截至目前,已有25項完成比賽,主賽期將舉行20項比賽,將有來自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的35個代表團參賽(天津市作為東道主將派出兩個代表團)。
天津市副市長、組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曹小紅介紹了本屆殘運會暨特奧會的幾大創新之舉:第一次由同一城市舉辦全運會和殘運會暨特奧會,第一次增加殘疾人冬季體育項目,第一次大幅增加殘疾人群眾體育項目。
中國殘聯副理事長、組委會副主任王梅梅稱,本屆運動會進行了“擴大參與面”“增加殘奧、冬殘奧項目”“改革運動員教練員激勵辦法”“充分利用全運會遺產”等多項改革創新。
其中,為備戰2020年東京殘奧會和2022年北京冬殘奧會,本屆殘運會鼓勵運動員兼項參加夏季、冬季兩個大項的比賽,增設了跆拳道、皮劃艇等2個夏季殘奧會項目和越野滑雪、冬季兩項、高山滑雪、單板滑雪和殘奧冰球等5個冬殘奧項目,冬季項目設項涵蓋了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全部大項。
王梅梅表示,本屆運動會,以“同心同夢、幸福中國”為主題,將充分展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特別是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殘疾人事業的發展成就,展示新時代殘疾人自強不息、拼搏進取的精神風貌,推動新時代殘疾人事業和殘疾人體育不斷取得新進步。(完)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