熒屏“濾鏡綜合征”過濾了我們多少好故事
熒屏“濾鏡綜合征”過濾了我們多少好故事
無論是都市劇還是古裝劇,一旦染上“濾鏡綜合征”,就會出現失真感。圖為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劇照
陳亦水
國產電視劇的濾鏡綜合征正在成為困擾觀眾的突出現象。隨著4K超高清熒屏的逐漸普及,當代觀眾所能夠看到的電視畫面理應愈發清晰。然而事實恰恰相反:越來越多的電視劇作品的角色和背景畫面,往往經過了一系列飽和度色彩調亮、磨皮濾鏡蒙版、背景虛焦等技術處理,結果是清晰的熒屏下,反而是失真模糊的人影。
電視圖像技術的進步卻并未使影像變得更加清晰,這并非技術的問題,而是讀圖時代普遍存在的一種審美癥候。
影像失真:
讀圖時代的濾鏡審美癥候
電視劇作為大眾文化領域最具普遍性和典型性的藝術表現形態,應致力于貼近生活、再現生活,表達人們的真實情感。但是,濾鏡下的一些國產電視劇,從影像到敘事再到審美文化價值表達,都普遍充斥著某種失真感,在影像呈現上極大地消解了電視劇藝術的基本形態特征。
我們可以把濾鏡綜合征歸納為“磨皮濾鏡風”,同時又因題材與類型的不同而有著一定區別。
都市情感題材電視劇,通常選擇“漂白”畫面、增強對比度的濾鏡風格,來表現都市精英審美趣味所統治的生活氣息,類似《推手》《我只喜歡你》《杉杉來了》《戀愛先生》等劇中,不僅主人公皮膚被磨得白得相當不真實,因為過度追求艷麗色彩還使得女性角色的口紅渲染成了令人出戲的絳紫唇色。
而青春校園題材電視劇的濾鏡風格,則要么蒙上一層黃色柔化濾鏡以突出其懷舊復古感,要么選用粉色相的阿寶色濾鏡以表現濃濃的“愛情甜蜜感”,這在《微微一笑很傾城》《甜蜜風暴》《新流星花園》等電視劇中較為常見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