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資訊熱聞(娛樂資訊新聞報道)
11年前,蘇妙玲這個名字因為一檔選秀節目為大眾所知,11年后,在一則社會新聞中,蘇妙玲以路人蘇女士完成了一次華麗轉身。前者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而后者,才是值得她一輩子炫耀的事。
近日,北京電視臺生活頻道的一條報道意外出圈:路人蘇女士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幫助一位被異物卡喉的幼童順利脫險。很快,娛樂新聞也開始關注這條報道,一度登上熱搜,因為該路人蘇女士,正是2011年快樂女聲比賽的第四名蘇妙玲。
9日,蘇妙玲接受了北京青年報視頻節目《娛見》的專訪。出道11年,除了在比賽期間備受關注,從藝的這些年,蘇妙玲已經習慣沒有鎂光燈的日子、甚至習慣被遺忘,這一次卻以這種方式登上熱搜,與音樂無關。蘇妙玲也有過困惑,但很快釋然:比起歌曲被聽到,這顯得更有意義。
剛剛過了而立之年,心態也發生了很多變化,經歷過云端、谷底,30歲的蘇妙玲更加淡定、從容。紅過,也被遺忘過,現在,她期待自己介于紅與不紅之間。但是三十而已,未來還有更多的可能性,當然紅也不是最重要的,只要我覺得自己是在做事兒,沒有在浪費時間就可以。
音樂初體驗 四年級比賽贏回西餐券
蘇妙玲出生于廣東省中山市小攬鎮。從記事以來,音樂就像是一個很親密的小伙伴一樣陪伴著她,因為工薪階層的父母工作忙碌,沒有太多時間陪伴,比她大一輪的哥哥也忙于學業,陪伴蘇妙玲的就是音樂,也是哥哥帶她走進的音樂世界。
哥哥比我大12歲,他接觸到的一些新東西,也會影響我,比如說那個時候的收音機、卡帶,他不在家的時候,我就會去研究他的這些小玩具,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接觸到音樂,每天放著那些卡帶,特別喜歡,不知不覺也喜歡上了表演,在家里就拿個滾梳當麥克風,跟著一起唱。
音樂陪伴著小小的蘇妙玲度過了很多孤單時光,有音樂的陪伴,一個人的時候不再顯得那么無聊、難過。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蘇妙玲開始有了舞臺夢,從上小學開始已經參加了不少歌唱比賽,包括學校、社區組織的,而且都是自己拿主意獨自報名、參賽,我都是拿完獎,然后回家告訴爸媽。
四年級的時候,蘇妙玲參加了一場歌唱比賽,贏得的獎品是一張西餐廳的代金券,要知道,在那個年代西餐可是奢侈品,她喜滋滋地拿著這張西餐券回家邀功,父母又驚又喜,這才知道這古靈精怪的閨女跑去參加歌唱比賽還拿了獎。于是一家四口去西餐廳美美地吃了一頓,牛排的味道至今還回味。長大后,在不同的地方吃過很多口味的牛排,但是味道似乎怎么也不及那一餐吃到的......
選秀改變命運 取勝之道是放輕松
那個時候,音樂于她而言只是一個興趣愛好,以及登臺比賽可以獲得獎品或者可以大吃一頓,蘇妙玲和她的家人從未想過未來要走音樂這條路,在他們看來,按部就班完成學業再找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然后結婚生子,這是最常規也最穩妥的。直到2011年,蘇妙玲19歲,這一年,她的人生軌跡完全轉變——她參加了湖南衛視選秀娛樂節目快樂女聲比賽,跟以往一樣,去玩、去贏獎品,沒有想太多,以為這個比賽跟她以往報名參加的那些比賽沒有什么不同,當然那個時候也沒有想說要獲得什么成績,因為人山人海,真的是一個唱區好幾萬人報名,你不會有什么想法,只是把它當做一個玩的機會,沒有想那么多,然后就去比賽了,沒有帶任何的目的性。
可能正是因為沒有期待、沒有目的,結果才出乎意料。從海選到突圍賽,蘇妙玲表現突出,得到了評委和觀眾的喜愛,順利晉級,從20強到13強,再到全國12強,廣東姑娘蘇妙玲一路唱著懷舊的粵語歌打動了觀眾,一曲《一生何求》得到三個晉級,令她吸粉無數,最終獲得快女全國第四名的成績,而她淡定的氣質和娓娓道來的演唱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這一切都在她的意料之外。
我覺得我是素人里素的不能再素的,那時候是真的沒有帶任何目的性,就覺得好玩,覺得一個人得有多幸運,才能站在一個這么大的舞臺唱歌,所以整個比賽階段我都是很享受的,而且每一場我都把它當做是最后一場,覺得我馬上就要淘汰了,我這一場高高興興地唱完。就是這種放松的心態,讓非科班出身的她走到了最后。在那個舞臺上,技巧、煽情都不再重要,放松的心態才是她的取勝之道。
也許是因為小時候獨處的時間太多,早早學會了獨立,蘇妙玲比同齡人更有主見、有想法,她總結為早熟。那時跟父母相處的時間太少,從他們那里學到的東西有限,大多都是通過聽歌、看劇學到的,所以那時她的理想是當老師,可以去傳道授業解惑,并且這個職業穩定、體面,對于普通的小鎮青年來說,這是一份極好的營生。
但快女比賽之后,蘇妙玲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從前覺得遙不可及的,如今近在咫尺,因為我親眼看到這個位置有多少人在爭奪,有多少人渴望,我既然得到了,我當然要珍惜對吧?好幾百萬人報名,最后選出來十幾個姑娘,你占了其中一席,你不能辜負這個機會。所以從那一刻開始,我就在想,不到萬不得已或者我真的唱不動了,我一定不會放棄。
云端到谷底 比賽后背影沉默
十年以后,當回頭再看,蘇妙玲感慨,如果沒有那場比賽,自己不知道在經歷怎樣的人生,而那一份一直要做歌手的篤定,至今令她驚嘆,比賽結束之后,我就希望自己能夠一直做歌手,不一定要大紅大紫,能夠定期有作品跟大家見面,可以嘗試一些新的領域,我都覺得我能夠堅持下去。
但現實和想象永遠難以重合。比賽結束后,蘇妙玲很快發行了首支個人單曲《背影里的沉默》,專輯、演唱會也緊隨其后,但奈何生不逢時,那一屆的快樂女生消失的速度超過了此前的任何一屆。蘇妙玲沒能大紅大紫,真應了那首背影沉默。
真的難,蘇妙玲說,難的不是競爭激烈,而是要經歷過山車一般的起落。從萬人矚目到無人問津,這需要多大的心理承受力。早熟的蘇妙玲其實是有心理準備的,比賽前后,我人氣是不低的,有很多歌迷的支持,但是我明白隨著時間的推移,人來人往,不可能一直喜歡你、一直有那么多人追隨你,但是那種下滑的速度快到你來不及反應。蘇妙玲說,最初她預判熱度能夠保持兩三年,但是想不到一年之后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云端跌入谷底的感覺,不再被關注,幾乎沒有演出、沒有任何邀約,有一段時間甚至連起碼的生活都很難保證,感覺自己無法繼續留在北京,差一點就要回老家。
童年早早的獨立,造就了蘇妙玲較強的心理承受力,還有一群志同道合、不離不棄的歌迷一直陪伴著,蘇妙玲形容她跟歌迷的關系是互相陪伴,互相成就,比較合適的距離感讓我們一起走了很久,所以雖然我是從一個相對高的位置下滑得很快,但是就有這樣一群人幫我墊著,有了緩沖,還能一直堅持著,我就覺得自己挺幸運的。
不得不承認,際遇有時比實力、業務能力更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再回首,曾經有多難、多苦,好像也沒什么大不了,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走過來的,反正辛苦是辛苦,但是挺過來之后,回頭再看,覺得還好,可能每個人都會經歷這么一個階段,都很辛苦。
出道這些年,蘇妙玲一直堅持做音樂,也嘗試拍電影,雖然這些作品并未濺起多大的浪花,但那些體驗卻能為她的音樂助力,原本只是為了讓自己有更多的嘗試和挑戰,卻有了意外收獲。演戲那個階段對我唱歌有很大的幫助,可能以前唱歌我只是在唱,但我現在會慢慢的通過一些表演方式,讓情感的抒發更淋漓盡致,如果我沒有這些表演經驗的話,可能現在的舞臺風格就不是這樣子了。
《乖乖女是大明星》很棒的音樂、很棒的故事、很棒的電影!
內向且慢熱、不擅長表達自我是她的自我認知,但是內心又有很多情緒需要釋放,對她來說,唱歌和表演就是一個極好的通道。而這兩方面她都不是科班出身,她也很有很清醒的認知:其實我各方面的條件都不是很好,甚至相對弱一些,我覺得自己能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一直到現在都沒有被淘汰掉,很重要的一點是,我有特點,我的特點比較鮮明,嗓音條件和外形上別具一格。
華麗轉身 救人登上社會新聞
8月3日,北京電視臺生活頻道報道了一則新聞:路人蘇女士用海姆立克法救下了喉嚨被異物卡住的小孩子,這位蘇女士,正是蘇妙玲。
蘇妙玲回憶,當時要去朋友家做客,她先在單元樓門前下車等候,不料遇到了這件事,情況緊急,來不及多想,蘇妙玲第一時間判斷應該用海姆立克法去幫助孩子,事后才覺得有些后怕,所幸成功了。
那個情況下就不允許你想那么多,起碼我是知道自己了解過這樣的急救法,應該去嘗試一下,我覺得自己特別棒的一點是我有勇氣去做這個事情。
這件事在當天迅速發酵,一度登上熱搜,蘇妙玲本人也備受關注,這種狀況,似乎只在11年前發生過,蘇妙玲怎么也想不到,11年后,會以這樣的方式上熱搜,無關音樂和作品。當她看到無數的留言和評價都是滿滿的正能量時,突然意識到:這種社會的正能量,影響力遠大于發表或者分享一首歌,我就覺得:噢,我真的做了一件好事,而且是能深刻記住一輩子的事。我就會想我以后要做更多好事。
那天以后,蘇妙玲的粉絲又多了不少,但對她來說,這件事能夠引導大家去關注以及普及急救法,這才是最有意義的。
當年快女舞臺上的蘇妙玲,一頭利落短發唱著經典的粵語歌,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這一次她再次進入大眾視線時已是長發飄飄。而她蓄起長發的原因,其實有個感人的故事。幾年前蘇妙玲參加一個紀錄片的拍攝,地點就在廣州的一家腫瘤醫院,兒童病區的小朋友,從幾個月到十幾歲,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征,就是因為接受治療頭發都掉光了,但在蘇妙玲眼中,他們依然笑得很可愛。他們看到小姐姐有頭發,就想要摸一下,他們不明白為什么自己的頭發會掉光,我覺得特別難受。
通過這個節目蘇妙玲接觸到一位曾經患癌已經康復的志愿者,她出院之后,就把自己的頭發留長,然后剪掉捐出去,為這些小朋友做假發。蘇妙玲深受感染,也決定把頭發留起來,我以前從來沒有留過長發,從小就是短發,我覺得長發不好打理,我的性格短發也比較合適。經過這個事情之后,我就開始留長發了,那些小朋友如果戴個小小的假發,他們會開心一些,我覺得這個事情特別有意義。
而立之年 紅與不紅之間最舒適
今年7月,蘇妙玲發表了最新單曲 《如風似夢》,這是一首獻禮香港回歸25周年的歌曲,也是她第一次嘗試這樣不同風格的音樂,這種風格其實以前我是不太敢嘗試的,因為有一種俠骨柔情的感覺,以前我覺得自己還是個小女孩,駕馭不了這樣的曲風,過了30歲,邁入了新的階段,我覺得我有了一些經歷、一些生活經驗,在音樂上也可以有一個新的變化,而且這首歌也給了我一些能量。
家里的精美銅器不小心沾染污垢后,不易清除,在此向你奉上兩妙法:一是用鍋灰加明礬擦拭,二是用醋泡一段時間后擦洗,不妨一試!
采訪的當天正值蘇妙玲31歲生日,她說過了30歲,生日愿望反而越發地簡單,不再像過去那樣希望自己事業紅火,現在的愿望只是希望家人都健康平安。隨著年齡的增長,內心的訴求反而越來越少,因為自己在成長,父母變老的速度卻超出我的意料,所以就好像沒什么事情比家里人健康平安更重要了。
30歲的蘇妙玲,明顯感到自己的心態發生了一個很大的轉變,比如二十多歲的時候,總感覺到焦慮,覺得自己要奔三了,再不努力就沒機會了,擔心過了三十歲體力跟不上想做的事情,就是特別焦慮,每天忙叨叨其實也沒忙出個什么來,反而整個人手忙腳亂的,尤其三年前,一切都很混亂,沒有一個好的狀態去做音樂。
但真的到了30歲之后,才發現一切和之前想的不一樣,精力跟體力并沒有因為年齡而下滑很多,可能一直堅持運動的原因,其實還保持的蠻好,我發現我可以放松一些慢慢來。
放松下來以后,很多事情變順了,而她遇事也不再像以前那么偏執,更懂得包容,機會反而越來越多了。比如對于外界的評價,從前看到一些惡評,會很在意,但是現在,可以一笑而過。隨他去吧,現在有時候面對這些所謂惡評的時候,我還覺得挺逗的,或者會覺得:嗯,角度很清奇。
對于紅與不紅這件事,曾經認為做歌手被追捧可能是該有的樣子,后來接受自己不紅的現實,有工作時全力以赴,沒工作時不怨天尤人。到了而立之年,又希望自己是介于紅和不紅之間,現在的狀態似乎就剛剛好。
一點不紅,就是完全沒有人知道你了,被遺忘了,那種感覺也太不好受了,那就不得不放棄了。但是太紅了,又會擔心周而復始,那種起起伏伏的感覺有點受夠了。如果能夠介于中間,我有點貪心,又能做自己喜歡的音樂,還能有時間有精力去學習其他的東西,也有自己的生活,不至于忙到身心俱疲,我覺得這樣挺好,現在就有一點點這種感覺了。
但她突然又覺得,以對自己的了解,如果這種狀態時間長了,可能她又會想去打破,可能到后面我就希望自己能爆火。哪怕到了50歲也可以再爆紅,當然這個時間點好像沒有那么重要,只要我覺得自己是在做事兒,沒有在浪費時間就可以。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壽鵬寰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柴程
編輯/弓立芳
中藥食物搭配禁忌:薄荷,忌食鱉肉。茯苓,忌食醋。蜂蜜,忌食生蔥。白術,忌食大蒜、桃子、李子等。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
娛樂資訊熱聞(娛樂資訊新聞報道)
11年前,蘇妙玲這個名字因為一檔選秀節目為大眾所知,11年后,在一則社會新聞中,蘇妙玲以路人蘇女士完成了一次華麗轉身。前者改變了她…
-
娛樂資訊(娛樂資訊最新熱點)
【熱點】社論丨川渝人民的災情,不該拿來調侃近日,川渝人民要哭了成為微博熱門詞條。點進詞條,許多川渝網友都留言批評災難娛樂化。…
- 韓喬首度以名字諧音做欄目愿為自家節目做廣告!體育類節目名稱
- 體育咨詢服務2023-2028年中國體育培訓產業全景調查及投資咨詢報告
- 騰訊新聞-專注熱點新聞與興趣資訊2022年8月31日
- 騰訊新聞剛剛辟謠騰訊新聞網
- 80集特別節目《人間體育》節目背景資料介紹2022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