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娛樂資訊稿件2022(娛樂綜藝2021年)
9月9日晚,由河南廣播電視臺制作的《2022中秋奇妙游》如約而至。其中,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陳冬太空連線送祝福、航天員劉洋彈古箏的鏡頭讓很多網友倍感驚喜,表現鈞瓷燒制過程的舞蹈《思鈞如見君》、寶石Gem與吳碧霞合唱的《一封家書》、中國臺灣歌手陳立農帶來的《此時明月》、致敬教師節的舞蹈《子曰》等,也引起了廣泛的傳播。
這期節目的總導演之一陳雷,此前曾執導河南牛年春晚,其中的舞蹈節目《唐宮夜宴》不久前入選了2021十大年度國家IP。他在接受南都、N視頻記者專訪時談道,這兩年,愈發感覺到中國傳統文化題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如今,他考慮更多的不是如何在形式上玩出新的花樣,而是怎樣更精準地理解中國人的文化情感,與時代和社會共情。
陳雷。
煮豆子秘訣:煮紅豆、綠豆時,先浸水一小時再以小火煮十分鐘,然后熄火燜半小時再煮,可保持豆粒完整而湯汁香濃,且豆殼和豆沙不脫離
航天員驚喜現身,離月亮最近的人送祝福
《2022中秋奇妙游》播出后,觀眾熱議最多的話題之一,就是中國航天員們的驚喜現身。
談到與中國航天人的夢幻聯動,《2022中秋奇妙游》總導演之一陳雷這樣告訴南都記者:航天員是我們的時代標桿、時代偶像;同時,如果用一種詩意的說法,他們也是‘離月亮最近的人’。他們以這種工作和身份,真的給我們注入了浪漫主義的情懷,又帶來了現實層面的激勵。
做這臺節目時,陳雷反復思考中秋節的意涵,最終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中秋是中國人關于月亮的節日。他在品讀千古名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過程中,獲得了一種奇妙的感受,好像我們中國人關于中秋的情感密碼,都濃縮在這一首宋詞里了。
陳雷告訴南都記者,從名句出發,他們提煉出了4個關鍵詞,衍生出了4重主題:相思、逐夢、療愈、團圓。
中秋時節,闔家團聚,人月兩圓,把酒言歡,自然是這個節日恒久的主題。這次他們新創作的3首歌曲,都圍繞著家鄉的關鍵詞。比如寶石Gem與吳碧霞的《一封家書2022》,用說唱+美聲的形式表現母子之間的拌嘴和叮嚀,正是笑中帶淚的家的記憶。中國臺灣歌手陳立農的《此時明月》,呼應著余光中那首著名的《鄉愁》,MV也請了臺灣的年輕攝影團隊協拍,用類似自媒體博主的鏡頭語言,實景記錄兩岸雙向奔赴的路牌、街邊小攤的家鄉味道,講大陸和臺灣割不斷的血脈聯系。陸虎的《煙火人間》,則是流行樂與傳統民俗、民間曲藝的融合,渲染節日的歡樂氣氛。
航天員陳冬在太空與萬戶對話。
八月十五人望月,也催生了一代代中國人對天宮、宇宙的好奇,開啟了《水調歌頭》里,把酒問青天的玄思。《2022中秋奇妙游》里,有一個類似現場演講的節目《我欲乘風》,講述人是世界上第一個舍身追逐航天夢的先驅、明代士大夫萬戶(本名陶成道)。上世紀70年代,國際天文聯合會曾將月球背面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Wan Hoo,紀念他的壯舉。而今,中國航天事業已經取得了巨大突破,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發射成功,玉兔二號在月球漫步,正在中國空間站執行任務的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陳冬,從茫茫宇宙傳回的一句謝謝你,萬戶,成為屏幕前觀眾們的淚點。
此外,還有一重主題是療愈。陳雷介紹,我覺得中國人的‘中秋之思’給世界文明的貢獻、直到今天還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句話。總有些遺憾不可避免,但也會讓人感受到其中的真、善、美。這次節目中,屠洪剛帶來的歌曲《武家坡》,就講述了一段民國戲班中的凄美愛情故事。最后,這個故事還是‘圓’了,但我們把這種‘圓’留給了觀眾。陳雷說。
航天員劉洋彈古箏。
整個節目的尾聲《千里共嬋娟》,來自世界多個國家的小朋友們身穿漢服、用十國語言吟唱這首經典宋詞,而航天員劉洋彈起了古箏,與具有8000多年歷史的賈湖骨笛合奏出一曲時空對話。陳雷談道:《千里共嬋娟》的‘千里’,包含了時間、空間、地域的概念。跨越古今,無論在地球還是在太空,我們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內心涌動著相同的情感。可以說,這首歌是我們想獻給世界的中秋禮物,是我們對寰宇的祈愿。
《當幸福來敲門》威爾·史密斯很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劇情很不錯、很幸福!
從《唐宮夜宴》到《2022中秋奇妙游》
2021年河南春晚上,《唐宮夜宴》的驚艷出圈成為一個故事的起點。時光輪轉一年半,執導《2022中秋奇妙游》時,陳雷也有很多感慨。
他對南都記者說:現在很多平臺都在開發傳統文化,做一種新的時代表達,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我覺得很欣慰。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也在博采眾長,同時追求自我超越。
隨著中國節日系列節目的走紅,主創團隊以技術賦能傳統文化的思路引起廣泛關注,而今陳雷表示,他們越來越理性地使用科技。就像這次《中秋奇妙游》,我們可能不再有那么多360°環繞定格拍攝,而是更追求科技與內容相得益彰,而且起到加成的作用。當然,這不意味著在視覺上放松要求。《2022中秋奇妙游》的另一位總導演,正是由中國節日系列節目的視覺總監李鵬擔任。這次的節目中,不少鏡頭使用了機械臂、威亞等電影級拍攝設備。而在《我欲乘風》中,后期團隊用AR技術展現月球表面,提升視覺效果。
陳雷告訴南都記者,在構思節目時,自己在不斷學習、嘗試跨界,不過,并沒有刻意追求形式上的創新:我們現在做節目,反而是‘放下’的,什么技法都不要想,而是認認真真地用自己的內心去感受這個世界,與這個時代和社會共情,去關注、去愛我們的受眾。
就像《2022中秋奇妙游》除了訴說對團圓的期許,也會呈現缺憾,用他的話說,這就是正視人的情感。
我覺得人生就是‘陰晴圓缺’相伴的,有些東西不能主觀地屏蔽,那就‘失真’了。但在節目里,我們對‘缺憾’的呈現并不是悲悲切切的,而是傳遞一種共情、安慰和鼓舞。就像人體免疫力一樣,讓你慢慢地‘自愈’、釋懷,重新獲得生命的養分與前進的動力。
節目的尾聲,曹曦文飾演的嫦娥接收了許多來自人間的中秋許愿,但她卻自白道:或許對于有些愿望,我該勸他們放下,放下執念,自在,團圓。陳雷透露說,這是拍攝腳本歷經無數次修改之后留下的一句話。
演員曹曦文飾嫦娥。
有一天我在網上聽復旦大學教授王德峰的哲學課,他說,中國人在情感上跟西方人完全不同的一點是牽掛。‘自在’對我們來講太困難了,因為我們背負著家庭、婚姻、父母、子女……各種各樣的責任。在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我們借‘有人性,但高于人’的嫦娥之口,把這層意思說出來。當她有能力幫人們實現愿望的時候,她反而想勸一些人‘放下’,因為中國人很多的愿望都不是許給自己的。
像這樣一擊即中的情感點,正是陳雷希望用心去尋找的。我想,只有更了解我們自己,更了解我們民族的情感模式或精神層面的共性,真正沉下心來去聆聽,去研究,我們才知道,要做出什么樣的文藝節目去打動觀眾。
采寫:南都記者 侯婧婧 受訪者供圖
個人使用毛巾數量最低標準為男二女三,用完后及時清洗,每周消毒一次,晾掛通風處,毛巾使用期限一般為3個月,忌一巾多人、一巾多用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
綜藝娛樂資訊稿件2022(娛樂綜藝2021年)
9月9日晚,由河南廣播電視臺制作的《2022中秋奇妙游》如約而至。其中,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陳冬太空連線送祝福、航天員劉洋彈古箏的鏡…
-
娛樂資訊類節目主持稿明星(娛樂資訊節目主持模板)
哈嘍,大家好!看娛樂資訊,談明星八卦!就來找小編,每天都會帶來新鮮好看的娛樂八卦哦~我要去看春晚系列產品節目在2010年開播,這也是一檔…
- 韓國娛樂資訊任昌丁非公婚禮(韓星任昌丁)
- 娛樂資訊app排行榜(推薦好用的娛樂app)
- 娛樂資訊app排行榜(娛樂八卦app排行榜)
- 李易峰事件背后:6位女藝人無辜躺槍三觀不正的人真可怕2022年9月14日
- 臺灣女藝人蔣萍丈夫婚內出軌岳母聲言一次拿下母女倆三觀盡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