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談]恩平重一條龍來年或許破“天荒?恩平電視新聞
考上北大就勵100萬,是基于恩平近10年來僅一人考上北大這個特別的背景,關于北大、北大坊間學界常有多種議論,飛短流長,嬉笑怒罵,但對于恩平這樣的縣級市來說,高考狀元年年有,北大十年荒,所以能入此兩所大學校門者,不啻于鯉躍龍門,馮會長的這筆勵,總量看起來不算太多,但要發完還是需要方方面面下功夫的。
這些年重金勵高考狀元的消息已經是屢見不鮮,狀元們不僅能得到專設的金或住房,甚至亦如明星一般,通過參加一些商業代言活動獲得更多的收益,中國人有“狀元情結”,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自己考得好總比單憑爸爸好有出息,所以考上狀元或者如恩平這樣考上比狀元含金量更高的北大,得一套房,獲100萬元,這個可以有。現在社會多元,經濟繁榮,金和代言費不能全讓各種選秀出來的俊男萌娃以及帥爸去拿,穿插幾個考得好的學生,讓他們也一考成名,日進斗金,不敢說非常有裨益于,起碼能平衡平衡。
恩平的高考勵基金,一方面鼓勵了尖子,另一方面也把影響力投射到了基層和基礎,這種做法比單純錦上添花更值得贊揚。一個國家,一個社會,既要掖出類拔萃的人才,也要關懷最基層,要有兜底的機制安排,花重金建設國家隊固然需要,多建些中小學生踢球的球場可能更需要——— 算了,不提足球了,徒掃人興。
如果要說恩平的勵基金有什么瑕疵,純以我個人的觀點看,就是這個基金太給北大抑或北大面子了,頗有“開言不談紅樓夢,讀盡詩書亦枉然”的勁頭,我想我們廣東包括全國各地,以后設立學基金的事情會越來越多,大家不要把眼光全部投在這兩所大學,考范的可以,考上軍校的可以,在藍翔技校學有所長拔得頭籌也可以。在國家而言,教育是最核心的競爭力,在個人而言,受教育長知識或許不能徹底改變命運,但多多少少可以改變處境。重教,鼓勵學習,永遠是對的。 □銳圓
(原標題:[街談]恩平重一條龍,來年或許破“天荒”)
恩平此番設立重,亮點不在100萬這個炫目的數字,而在于它“九族”,是一條龍,不光考生可以拿勵,培養這個考生的小學、初中、高一、高二以及高三的教師都有60萬至160萬元的重。把金發到小學老師的手上,這個工作可要做細了,恩平的電視不妨一下,或許能拍出一部《“狀元”的小學老師去哪兒了》,鏡頭能平平地推進普通人的細微之處,每一個優秀的學生和他的老師都有精彩的故事。
澳門恩平會長馮活靈捐資3000萬元,設立了專項高考勵基金,自2015年到2021年,凡恩平學子考上北大就勵100萬元,還可獲贈洋房一套。我只能說:好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