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拓新天!淮北廣播電視網
為了使相關項目順利入駐花木園區,鄢陵縣制定出臺了《關于建設名優花木生產科技園區的若干政策》、《關于鮮切花生產扶持意見》等優惠政策。一方面,積極引導花農加大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投入,組建花木企業。另一方面,通過招商引資,吸引科技創新型、市場帶動型和產業配套型項目,特別是投資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大項目入駐園區,實施龍頭帶動。
鄢陵,地處中原腹地,地理優越,西距京廣鐵、京港澳高速公20公里,北距鄭州國際機場70公里,311國道橫穿東西,219省道縱貫南北。蘭南高速、許亳高速途經鄢陵。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為鄢陵發展外向型經濟提供了便利條件。
一帶一戰略、自貿區建設、鄭州航空港綜合實驗區建設……近兩年來,從國家層面到河南全省,從沿海發達地區到部內陸,對外的戰略逐步推進,參與國際競爭的戰鼓催人奮進。鄢陵,歷史上相對封閉的中部縣域,如何在全省、全國對外大格局中緊緊抓住機遇,以至嶄露頭角,后來居上?鄢陵人無時無刻不在思考、研判……
客商在箱包產業園采購。
花木生產企業聘請外國專家共同研究花卉栽培技術。
據報道,鄭合高鐵將在鄢陵國家花木博覽園南設鄢陵高鐵南站,這對鄢陵來說意義重大。鄢陵通高鐵后,東南沿海發達地區如上海,江浙一帶的資金流、客流將通過這一通道到達鄢陵,鄢陵的旅游休閑產業將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其次,正在建設,途經鄢陵縣境內的禹亳鐵將從郟縣進一步西延至三門峽市;同時在東出亳州之后,將經河南省永城市、安徽省淮北市、宿州市,而后接皖蘇境既,經洋口港(大豐港)出海。按照新的規劃,禹亳鐵實際上已成為“三(三門峽)洋(洋口港)鐵通道”。這樣,依靠禹亳鐵,鄢陵將通江達海,貨物外運更加暢通無阻。
1中原花博會——
2015年花博會期間,各地客商參觀花木,洽談業務。
3產業集聚區——
目前,已有河南龍源花木、森淼、河南鑫地、建業綠色等206家企業入駐園區,完成總投資65多億元。2010年,花木園區被評為國家優秀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區;2012年,花木園區被列為全省首批三個現代農業產業化集群試點之一;同年花木園區被納入“河南省十大旅游產業集聚區”;今年6月,花木園區順利通過省級生態旅游度假區的評審、驗收。園區內德錦花木公司銷售額已達2000萬元,鮮切花產品已出口美國。
剛剛過去的第十五屆花博會,吸引了四川濠吉集團、江蘇遠東集團、五糧液集團、豪際集團、銓耀廣電科技、北控水務集團、浙江正德集團、百榮集團、深圳統贏科技、甘肅光大能源等670多家知名企業參會(其中,國內500強企業、上市企業、行業龍頭企業近48家),重點客商占邀請客商的80%以上,是歷屆花博會邀商效果最好的一屆。本屆花博會共簽約項目43個,總投資達28.7億元。其中,招商引資項目31個,總投資139億元,PPP項目8個、金融授信項目4個,總投資89.7億元。可以說,如今的中原花博會,已經成為鄢陵對外、招商引資的一個重要平臺之一。
金匯產業集聚區箱包生產車間。
未來,鄢陵的交通優勢將更加凸顯。即將通車的機西高速在該縣彭店鎮與219省道交會,鄢陵到鄭州航空港只有半個小時的車程,鄢陵花木產業集聚區鮮切花及工業品的出口外運將更加迅捷。鄭合客運專線,是一條中原連接華東及東南的高速鐵,是鄭州米字型客運專線網絡中的組成部分。
農民正在把剛收獲的辣椒打包外銷。
匯聚企業黃金地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發揮區位優勢,打造中原花博會、花木產業集聚區、金匯產業集聚區三大平臺,構建對外新格局,充分融入國內、國際的競爭,是鄢陵人作出的歷史抉擇。
8年多來,通過推進有序的土地流轉,如今園區面積已達到13萬畝。同時,園區配套設施不斷完善,目前園區內共修建蓄水壩2座,新打機井2000多眼,新架供電線130多公里,安裝變壓器150多臺,安裝風光互補節能燈240盞,新建橋梁465座,新修主次干道127公里,開挖溝渠36公里,高標準實現了“六通”,即通、通水、通電、通電話、通寬帶、通電視。另外,園區市場體系建設不斷加強,該縣投資5.1億元建成了660畝的鄢陵花木交易市場,被評為“全國重點花卉市場”,為部花木交易提供了一站式服務平臺。投資400多萬元建成了花木交易信息中心,特別是隨著“互聯網+”的興起,建立了花木中國網,成為花木交易信息主平臺,有效促進了花木線易市場的發展。
2003年7月,鄢陵縣為集合工業項目資源,更好地發展工業經濟,在縣城東南部規劃設立面積19.17平方公里的金匯產業集聚區。該產業集聚區自此承載起鄢陵這個農業大縣的“工業脊梁”。
“以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為重點,以產業集聚區為載體,加快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集群培育,已成為鄢陵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支撐。”鄢陵縣產業集聚區管委會主任劉吉坤說。
鄢陵打造的對外的三大平臺,優勢突出,特色明顯,鄢陵憑借區位優勢,更是把這三個平臺同省內外,國內外連接起來,構筑了一個連通四海的對外格局。
一會引來八方客
按照規劃引領、基礎先行、注重配套的原則,該縣不斷加快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建成“五縱六橫”總里程達87公里的道主干網絡,建成省內首座220千伏智能化變電站,水、電、、綠化、亮化、垃圾處理、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實現全覆蓋。麥肯特綜合功能區項目、嘉苑藍領公寓項目、豫中國際商貿城項目、220kV智能化輸變電站、10kV開閉所等配套設施相繼建成投入運營。完善的基礎設施,整潔優美的,成為企業在此創業發展的黃金寶地。
通江達海暢無阻
隨著鄢陵知名度的日漸提升,花博會期間來鄢陵視察參觀的領導、外商、游客不斷增多,他們切身感受到了鄢陵基礎設施的日臻完善,生態的日益改善,眾多外地企業和投資商來鄢陵投資興業,為鄢陵對外搭建了平臺。綠色生態的縣域特色,也增添了鄢陵獨到的招商引資的魅力。
中原花博會舉辦源于鄢陵花卉苗木產業的迅猛發展。在花木產業發展過程中,隨著種植面積的持續膨脹,市場發育滯后、銷售渠道不暢等問題,一度成為制約鄢陵花木產業發展的瓶頸。為提高“鄢陵花木”知名度,拓展銷售渠道,引進花木新品種、新技術和現代經營,增強鄢陵花木的市場競爭力和行業影響力,推進花木產業提檔升級。鄢陵縣委、縣在調查論證的基礎上,在許昌市委、市和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決定在鄢陵縣每年舉辦一屆中原花卉苗木交易博覽會。自2001年首屆花博會舉辦以來,花博會從無到有逐漸壯大成熟,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了十五屆。自第三屆花博會開始,鄢陵將花博會和生態文化旅游結合起來,同期舉辦為期兩個月的生態文化游活動; 2008年第八屆花博會開始升格為由國家林業局和省聯合主辦。第十二屆冠名為“中國·中原花木交易博覽會”。15年來,花博會的影響不斷擴大,綜合效益顯著提升。辦會規格、辦會水平逐屆提高,活動內容逐漸豐富。參展參會企業由原來的以省內企業為主,發展到荷蘭、美國、、俄羅斯及我國、等地的知名企業,國內外影響力不斷擴大。
外商參觀企業花木生產。
金匯產業集聚區自行車生產車間。
一條條平坦寬闊的柏油,一幢幢高標準廠房,走進鄢陵縣產業集聚區,一股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氣息撲面而來,這里入駐了全國最大的醫用敷料生產企業——正德醫療用品集團有限公司,建成了中部地區最大箱包皮具生產銷售……
百花齊放香天下
4交通區位優——
今年9月,鄢陵名優花木示范園區更名為鄢陵花木產業集聚區,行政級別升格為正縣級。這拓展了鄢陵花木產業的發展空間,為該縣對外的平臺打開了健康成長的空間,使鄢陵花木產業發展的支撐能力進一步增強,將為鄢陵的經濟發展提供更多強勁動力。
2花木產業區——
鄢陵縣產業集聚區生產的醫用敷料銷往歐盟、東南亞、非洲等國家和地區,箱包皮具以及服裝等產品遠銷日韓、歐美、中東、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該產業集聚區已成為鄢陵對外的新平臺。
金匯產業集聚區醫用敷料生產車間。
鄢陵縣產業集聚區“壯大規模、培育龍頭、打造名牌、發展集群”的思,積極圍繞主導產業上下游、左右鏈開展延鏈補鏈招商,壯大產業集群規模,初步形成了紡織服飾產業園、箱包皮具產業園、食品飲品產業園、裝備制造產業園“一區四園”的產業發展格局。目前,園區入駐規模以上企業達60家,其中已建成投產42家,初步形成了以棉紡加工為主,以有色金屬、機電、建材、食品等產業為輔的布局。2008年被省確定為省級產業集聚區,2012年被評為“河南省十快產業集聚區”,2013年成功晉級“河南省一星級產業集聚區”。2014年進入河南省產業集聚區30強。今年,該產業集聚區又升格為正縣級,在體制上為產業集聚區拓寬了發展空間。
為使當地花木特色經濟更上一層樓,實現花木業產業升級及規范化經營,2007年,鄢陵縣委、縣提出花木產業“二次創業”的口號,當年8月正式啟動鄢陵名優花木示范園區建設工作,規劃范圍涉及該縣6個鄉鎮65個行政村,總面積12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