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評:零點樂隊《多么愛你》 恒久感動不褪色
隨著時間前行,人的心靈在不斷成長、強大,代價卻是老去不復的年歲。這就像一個平衡的公式,殘酷而又充滿現實邏輯的合理性。可是,我們仍然在美化不能挽回的時日,試圖給本身毫無感情的時間,加上一點溫暖的氣味——這可以理解:有些時光在我們心中太過重要,不忍心只將它定義為單純的數字,而有些音樂帶來的感觸,在我們成長歷程中也是如此關鍵,像多少年過去,也不能被輕易撕掉的日記。時間越消耗,心的密度越大;聽過越多歌曲,越不愿忘記那一首感動自己的曾經。當下音樂風格如此紛繁,讓我們迷茫;貪婪地汲取、消化新的內容與訊息,卻很難再次擁有那年同樣的感動。當我們復雜慣了,自然希求一份簡單,音樂亦是——聽到零點樂隊《多么愛你,你知道嗎?!》如獲至寶,感動、振奮,懷戀的心強烈悸動,如臨昨日。
隨著年齡慢慢變大,幾乎拋棄了“好聽”這個詞。第一覺得它太不具體,模糊失焦表意不清,說出來顯得無憑無據;第二它太主觀,有種強制性的模糊和敷衍,太私性,一廂情愿。當然,我不會忘了學生時代大家常問的:“你覺得這張專輯哪首歌好聽?”那時的回答一定是直接的,也是真實的。那是不必負擔太多責任的回答,同時也是發自內心的、分享的、簡單愉快的。在這個問題上的任性與直白,當然不愿意留給今天的自己——想客觀,想明確,想注重兩面性;想懂得欣賞歌手的優點,想冷靜看待歌曲的劣處,不詆毀、不阿諛、不為了贊頌而失態,不為了批評而發泄…但這些似乎都離那個“好聽”太遠了,越客觀,越遙遠。想不起距離上一次發自內心、在大腦閃出“好聽”這個詞是什么時候的事情。為什么聽音樂變得如此疲勞了呢,曾經那一個簡單的自己,怎么就變得如此復雜、緊張呢。
而聽到新的零點樂隊、新的專輯《那么愛你、你知道嗎?!》中《當思念變成回憶》一曲時,沒能忍住那一個“好聽”的情結。它從神經中樞流向身體各處,條件反射般刺激著十多年前的記憶。希望自己有理有據,希望自己能不像學生時代那樣恣情熱血,可這首歌就像一個小小的反叛,杵逆著自己的神經:純凈、靜溢的鋼琴鋪陳前奏,主唱老五的聲音滄桑有力,幾句簡單深刻的歌詞“當我失去/當我哭泣/不要再說/你依然愛我/就讓我沉沒/當你遠去/當我想著你/一錯再錯/我的心/就像飛蛾撲火”像溫柔而銳利的刀鋒,對著回憶最松軟的地方直直切了下去。仿佛是二十年時光快速的回溯,卻在幾秒鐘內疼得人流下眼淚。擁有這份感動,似乎就脫離了現在的自己;而若正視眼前的世界,又要哀嘆已經杳然的時間——左右為難的守恒,年華不再的悲戚。幸而找到這激情的一瞬,能感慨自己已經長大,心不是更脆弱,而是更強大。《當思念變成回憶》帶來這種力量,訴說遺憾與不甘,又充滿沉淀與懷戀,最終讓你選擇另一種方式放下。“當思念變成了回憶/當過去再也回不去/當我試著將一切忘記/又在轉過身后不停地想你”恰如愛與回憶的莫比烏斯,而在取舍、抉擇之間、在流下眼淚之后仍讓你覺得,那份“再也過不去的”,依然痛得很值得、很深刻。
專輯中的歌曲大都有這樣一種共通的成色,讓你一面懷念曾經零點樂隊的不變靈魂,一面又能清晰地感受到新的情感升華——愛的守恒,心的增益。大部分歌曲旋律都比較傳統,但又擁有不可抵御的穿透力,有一種原始流行音樂姿態的純然與強勁。《相信我》、《多么愛你》、《無論我走到哪里總會想起你》都是節奏沉穩、搖滾味道濃烈的作品,在專輯前半部分給人打了強心針。九十年代搖滾韻味不停滋潤聽覺,溫故知新的感觸翻涌而來。新主唱老五必然是關注的重點——他的聲音高亢通透,沙啞性感恰到好處,嘶吼而不聒噪、清潤而不油滑,細膩中不失立場的堅定、溫柔中又四溢著男性荷爾蒙,這種聲音特質,和他的外在形象也有著十分微妙的契合。在《好寂寞》一曲中,他的這種聲音特色也得到了全面的展現:內在與外在、堅定與耐性、剛強與柔軟、優雅與持重,在4分25秒的一句“叫我怎能不想念”中徹徹底底地展現出來。《愛不離》和最后一首《我曾以為》也是以人聲為重,唱法和旋律都甚有九十年代的懷舊風味,后者更展示了老五的抒情功力。而《沖出霾伏》則在神秘的編曲氛圍中將Band與電子、弦樂豐沛融匯,顯得新銳與傳統兩不失,是專輯中最能展現完整性、進步性的一首作品。包括前半部分搖滾風格的歌曲,都讓人無法忽視新貝斯手楊海東、辣妹鼓手Sara、以及元老大毛和朝洛蒙的音樂功勞,新零點樂隊的整體性依然密不可分、堅不可摧。
聽到《零點快樂》振奮節奏的時候覺得:十多年前對零點的那份愛,又完整無缺地回來了。他們的音樂就是有在這短短幾分鐘內,就能讓你頓悟、想通一切的魅力。不管這些年來我們共同經歷了什么、改變了什么,不論時間往前走得多快頭也不回、不論歲月在臉上怎樣肆虐不留情面——我們依然擁有零點樂隊,依然擁有那一份值得珍惜的靈魂初始。這份愛是守恒的,但我們的心已經更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