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物流格局論壇在京舉辦 探討5G時代行業發展
2019(第五屆)互聯網+物流格局論壇在京舉辦。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北京10月18日電 (記者 杜燕)在高科技帶來的高效率之下,物流企業如何利用5G技術消解高成本壓力?如何在“最后一公里”配送優化末端用戶的消費體驗?來自物流行業政策制定主管機構、上下游相關行業協會、物流企業精英以及專家學者等200余人齊聚北京,圍繞5G技術、物流市場下沉等話題探討5G時代下物流業的發展方向。
今天,2019(第五屆)互聯網+物流格局論壇在京舉辦,以“5G時代的物流革命”為主題。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表示,5G在物流領域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場景。新技術的應用推動了整個物流組織方式的變革,進入到數字化供應鏈的新時期。同時,新技術的應用實現操作層面的自動化,尤其是無人化,包括無人機、無人車、無人倉、無人港等的應用。因此,“新技術的應用,尤其是5G的橫空出世,對物流而言是一場革命,期待這場革命推動物流轉型升級。”
蘇寧物流快遞事業部副總經理張海峰分享了企業前沿技術和發展觀點。他表示,未來將利用5G技術、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逐漸由現有的“單體智能”轉向未來的“群體智慧”。他說,5G具有低延時的特點,邊緣計算帶來的設備單體控制成本將大大降低,還可通過大帶寬、大流量的特點為機器視覺、視頻分析技術帶來更多可能,為萬物“數字化”帶來可能。
在論壇“圓桌對話”環節,中國移動北京公司系統集成運營中心副總經理盛凌志、阿里云資深產品專家徐剛、分享通信副總裁兼合伙人事業部總經理陳明、韻達戰略發展中心負責人史磊磊、資深通訊行業專家馬繼華和獨立IT電信分析師付亮針對5G時代的戰略部署、企業將面臨的成本和投入等問題給出了運營視角的見解。
除了5G技術,現階段末端物流業態發展迅猛,“驛站”模式、“小店”模式層出不窮。但由于尚在發展初期,暴露的問題也受到許多消費者關注。論壇上,北京蘇寧物流總經理胡潘、閃送副總裁劉超、美菜網副總裁王玉雄、本來生活網運營中心總經理卞寧、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服務業處處長陳麗芬對物流業新興的“驛站模式”以及末端物流的難題給出了自己的解答和暢想。
陳麗芬認為,社區物流可以和社區商業進行融合,比如社區物流與便利店、干洗店、花店等等融合,拓展功能,形成社群經濟,進行無邊界的延伸。此外,也可以到下沉市場,比如在農村市場物流可以搭載便民服務等功能服務,從而拓展物流的功能。“5G時代,往智能化方向發展,融合方向發展,利用科技的能量去促進行業的發展。”
當天,北商研究院商業研究所副所長閆巖在論壇上發布了《2019互聯網+物流格局白皮書》。白皮書顯示,在物流科技方面,無人機/無人車、環保包裝、送貨機器人等技術已逐漸被大眾熟知;對于即將爆發的5G技術,72.64%的用戶希望5G技術普及后物流時效更快,71.76%的用戶希望快遞包裹更加安全。
白皮書指出,在對5G時代的期待中,信息更安全、物流全環節可看視頻、時效更快是人們最希望看到的變化。
白皮書還顯示,有近36%的用戶每月使用快遞達5至10次,且用戶對物流綠色化認可度越來越高,超過半數的消費者愿意使用可降解的包裝袋、電子面單等綠色化服務,68.74%的用戶接受可降解包裝袋,68.45%的用戶接受可循環使用的包裝箱,59.53%的用戶使用過電子面單,顯示人們對“綠色快遞”持積極態度。(完)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