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 隴原巨變·國企改革篇】蹄疾步穩再奮發
蹄疾步穩再奮發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杜雪琴
“一五”建設時期,甘肅被國家選為重點建設地區,蘭州電熱站、蘭州石油化工機械廠等16個重點項目落地甘肅。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幾代甘肅國企人艱苦奮斗、開拓奮進,逐步建成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裝備制造、輕工紡織、電子電器、能源電力、醫藥食品、建筑建材、軍工核能工業等為主體,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我省成為祖國西部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業基地。
黨的十八大以來,新一輪國企改革拉開序幕。全省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大力實施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加強黨的領導,省屬企業以壯士斷腕的魄力履機乘變,奮發圖強,朝著高質量發展目標邁進。
今天,我省國有企業與市場經濟融合發展,國有企業已經成為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獨立市場主體。
新時代、新征程。我省波瀾壯闊的國企改革畫卷,在偉大的變革中舒展開來,甘肅省屬企業正朝著更具競爭力的現代化企業揚帆前行。

工人在蘭州新區的蘭州三毛紡織(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紡織流水線上工作。新甘肅·蘭州新區報記者 丁凱
1 步履鏗鏘,縱深推進國企改革取得新成就
我省國有企業改革要追溯到改革開放初期。與全國一樣,我省國有企業改革大致經歷了1978年到1993年的“放權讓利”時期,1993年到2003年的“制度創新”時期,2003年到2013年的“國資監管”時期,以及2013年至今的“分類改革”時期,這四個時期分別對應了不同形勢下的改革任務,各自側重于解決困擾改革的主要矛盾和問題。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隴原大地,我省國企吹響了改革的號角。以放權讓利和擴大企業自主權為重點,我省國企探索推進了承包經營責任制,廠長經理負責制和租賃制等許多搞活企業的改革,一大批國有大中型企業走向市場。
經歷了上世紀80年代的“投石問路,試探前行”,進入90年代,國企改革開始向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邁進,我省經歷了大量國有中小企業從不具優勢領域退出的陣痛,國有組織形態和國有經濟布局趨于合理化。
2002年,黨的十六大做出了改革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重大決策。2004年省政府國資委成立,我省國有企業“九龍治水”的管理格局結束了,進入了“國資監管”時期。一場以產權制度改革為突破口,以股份制為主要實現形式的國企改革攻堅戰打響。
十幾年來,我省牢牢把握國有資產出資人的職責定位,落實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的要求,持續加強和改進國資監管方式,為我省國有企業改革發展保駕護航。
2018年4月,甘肅工程咨詢集團有限公司完成工商注冊,同年12月25日即以蘭州三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票收購其股份的方式,實現集團在深交所A股板塊整體上市,集團基本實現當年重組、當年上市、當年盈利的改革目標。
甘肅工程咨詢集團的改革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國企“分類改革”的一個縮影。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省市兩級國資監管機構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攻堅克難、開拓創新,重點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董事會職權改革試點、十大產業集團組建等重點改革工作,全省國資國企改革取得積極進展。
2015年,省政府國資委將省公航旅集團、省民航機場集團、省國投集團、酒鋼集團和八冶集團5家企業作為改革試點企業,堅持改革奔著問題去,從不同方向發力,探索改革。
以規范董事會建設為重點,各省屬國有企業對照董事會建設“1+17”配套制度,修訂完善公司章程,健全董事會組織機構,規范各治理主體議事規則,完善內部制度體系,我省35戶省屬企業實現了外部董事占多數。
為優化國有經濟布局結構,不斷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2018年開始,我省大力推動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加快推進省直部門管理脫鉤企業整合重組和資源優化配置,組建工程咨詢、藥業投資、電氣裝備、文旅產業、公路交通建設投資、絲綢之路信息港、絲綢之路國際知識產權港等10個大型企業集團,資源聚合效應已初步顯現。
2018年,我省25戶脫鉤移交企業完成公司制改制,省屬各級企業公司制改制面達到95.4%。
同時,我省通過鼓勵國有資本入股非國有企業、推進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試點等方式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速,截至今年6月,納入省政府國資委統計和財務決算的1357戶企業(不含參股企業)中,共有547戶企業實現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混改企業戶數占比為40.3%。
今年,金川公司、西北永新、公交建集團、中川機場、國投集團、工程咨詢集團等6戶企業被列入全國國企改革“雙百行動”,54戶省屬子企業和市州企業開展改革示范,我省國企改革從單戶企業、單項任務向綜合改革推進,正努力形成“雙百行動”示范帶頭,“示范工程”積極跟進,綜合改革梯次展開、縱深推進的國有企業改革新局面。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