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雕塑作品展”在重慶開幕
人民網北京9月25日電 9月25日上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雕塑作品展”在重慶當代美術館開幕。來自中國文聯、中國美協,部分省、市、自治區文聯、美協,重慶市相關部門同志,中國美協各專業藝委會、全國部分高等美術專業院校的教授、專家和重慶市相關美術院校的師生,老一輩藝術家代表和本次展覽的部分作者代表,以及中央、省市媒體代表等300余人參加開幕式。
開幕式現場。主辦方供圖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協名譽主席馮遠在致辭中指出,本次參展的雕塑作品題材廣泛、形式豐富。充分體現了五年來廣大雕塑工作者在題材方面所做出的深入挖掘、在藝術語言方面所做出的創新努力和取得的成績。從題材選取來看,既有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也有大量反應現實生活的內容。從表現手法來看都力求有所創新,雕塑家們在同類題材的表現手法上與過去相比也有很大不同,充分運用新的材料和新的藝術形式來表現作者對歷史對生活的認識理解,特別是在把握藝術創新與歷史題材、生活題材之間的關系方面,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本屆參展藝術家的年齡跨度較大,大量的青年藝術家參與到全國美展中來,藝術群體也有所擴大,學院教師、在校學生、群眾文化工作者、新文藝群體等各個領域的藝術創作者踴躍參與,再次證明了五年一屆的全國大展在藝術領域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希望廣大美術工作者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更加積極主動的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努力創作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民族的優秀作品,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積極貢獻。
領導嘉賓參觀展覽。主辦方供圖
領導嘉賓參觀展覽。主辦方供圖
領導嘉賓參觀展覽。主辦方供圖
“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雕塑作品展”自征稿以來,全國雕塑家熱情高漲,投稿數量再創新高。展覽組委會共收到雕塑投稿2945件,初評后入圍468件參加復評。經過嚴格復評,共有279件作品入選,其中進京作品31件(含獲獎提名作品8件)。展覽作品題材廣泛、氣象宏大,不僅在表現手法上有所創新,作品也多以普通民眾為表達對象,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
展覽現場。主辦方供圖
本屆雕塑展折射出了五年來中國雕塑發展的鮮明精神品格和文化品質: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創作導向。雕塑家們積極響應時代與國家的呼喚,把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和謳歌英雄有機結合起來。無論是工業題材、軍事題材,還是鄉土和鄉情表現,人民群眾的喜怒哀樂、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都被雕塑家們真切關注、深情表現。以人民為中心的文藝觀,在雕塑家們的創作實踐中得到了生動體現;二、銘記歷史,為人民造像的創作主題。本屆雕塑展入選了大量描繪新中國偉大建設成就,以及人民群眾不同生活場景的作品。雕塑家們用精湛的技藝謳歌祖國與時代、紀念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偉大人物,也力求展示新時代的人民生活,為人民造像;三、關注現實,反映時代的價值取向。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為雕塑家提供了全新的語境,他們以生動的形式將社會變革與發展歷程形象化、視覺化,捕捉、塑造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身邊人、身邊事,展現人民的美好生活;四、與時俱進,守正創新的探索精神。表現社會和時代新的發展變化也是雕塑家創作的重點,許多雕塑家將目光轉向科技飛躍,他們在作品中描繪新技術帶來的社會變化和對新時代的美好暢想。
展覽現場。主辦方供圖
縱觀本屆雕塑展的作品,無不是凝聚了藝術家們深切感受的結果。他們利用各種材料來展現自己對時代與生活的體驗、思考。作為生活在當代的雕塑家,他們的眼界早已不再局限于雕塑技藝本身,而是充分地融入時代生活的方方面面,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時代的細微變化都會細膩地反映在他們的作品中,這種變化由雕塑家積極主動地體會、探尋并表現在作品里。
據悉,展覽將展出至2019年10月25日。(實習生 郭曉璇)
焦興濤-重慶 烈焰青春 主辦方供圖
劉政-遼寧 仲夏夜之夢 主辦方供圖
王比-重慶 好消息 主辦方供圖
翟書豪-河南 和弦 主辦方供圖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