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報:流量和演技對于拉動票房都有限
上周五,程小東執導的電影《誅仙1》公映,再一次把“流量明星”和演技的話題推到了公眾面前。今年以來,流量明星主演的電影已大大減少,而《誅仙1》靠著三位主演的高人氣,居然在中秋檔成為了票房冠軍,的確有點令人意外。流量對于這部電影的票房貢獻有多大?其實很容易算出來:該片中秋節三天的單日票房分別為1.43億、8439萬、4338萬。按照以往影片的票房規律,中秋檔三天票房其實是比較接近的,但《誅仙1》的衰減速度有點出乎意料,這也說明第一天粉絲的確在票房上出了大力。
以往評論對于流量明星的最大詬病在于兩點:一是流量明星的高片酬讓片方不堪重負;其次,流量明星在演技上的生澀往往難以支撐起整部影片。
如果一部影片,里面沒有一個流量明星,主配角都是實力派演員,這樣的電影是否一定能賣座呢?也不盡然。已經接近公映尾聲的《最長一槍》就是一個例子,該片由王志文主演,許亞軍、高捷、李立群、余皚磊、余男出演。這些演員的演技都是有口皆碑的,但就是這么一部影片上映十天的票房居然只有757萬元。
其實電影是一個很復雜的項目,涉及到的問題太多,流量和演技只是其中的一兩個點,說流量明星一定不賣座,或者演技好一定能夠把觀眾拉進電影院,都是一廂情愿的想法。
關于流量和演技,我很認同李安導演和張藝謀導演的看法。李安導演說,演員的一張臉是“老天爺賞飯吃”,恰恰說明了“流量”這東西,不是每個人想有就能有的,是稀缺資源。當年卡梅隆在挑選《泰坦尼克號》的男主角杰克時,迪卡普里奧來試鏡,本來卡梅隆也沒覺得他有多好,但他發現一個細節,就是隔壁房間的所有女人都悄悄地圍過來了,無他,小李子太帥了!導演由此定下了他。當然,《泰坦尼克號》能成功,小李子的“流量”固然重要,但導演的功力才是根本的保證。張藝謀導演在采訪時說的比較寬容,他覺得,年輕演員都是這樣過來的,隨著拍片數量的增多和閱歷的增加,流量明星中也會有一些人能夠慢慢成長為實力派演員。
再回到《誅仙1》,這就是一部制作水平一般的商業片。這樣的影片,其實并不需要很高的演技。就像梁朝偉這樣的演技派,放在《捉妖記2》中也很突兀一樣,純屬浪費。就演員本身而言,他的表現如何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合作的導演和劇本。尤其是流量明星,很多人都是本色出演,如果角色的性格跟他本人很接近,那演起來就會容易得多。就像吳亦凡和李易峰在《老炮兒》中的角色一樣,導演抓住了兩人本身的特點,所以觀眾看起來也覺得演技不錯。
其實流量也好,演技也好,對于拉動票房都有限。約翰尼·德普這么好的演技,又在《加勒比海盜》系列中大出風頭,流量和演技都有,一樣折在《獨行俠》上,該片成本兩億美金,全球票房僅有一億美金。我覺得,公眾對于流量明星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不要神化他們;而對于流量明星來說,自己對自己也要有正確的認識,如果一個流量明星在演技上沒有進步,只靠外貌來取悅觀眾,這樣的路是走不了多遠的。肖戰的有些粉絲已經表了態,這次會買票支持,但如果下回還是這樣,“就不會繼續支持了”。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