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牛油果品種適宜在海南種植 牛油果有望不再“嬌貴”
熱科院已初步篩選出適宜海南種植的品種 牛油果有望不再“嬌貴”
文/海南日報記者 曾毓慧
“缺20%的水分,就會影響80%的產量!痹谥袊鵁釒мr業科學院(以下簡稱“熱科院”)海口實驗站油梨研究室主任馬蔚紅研究員看來,牛油果是一種喜水類果樹,尤其是到了掛果期,如果遇到天旱或供水不足,掛果產量就會銳減,落果率也會隨之增加。
看似喜水,實則也很怕水,這就是牛油果的“嬌貴”特性。馬蔚紅介紹,牛油果是淺根性植物,即根系大多黏附土壤表層,并未入土太深,根系遭遇雨水浸泡時間長,根部積水,很容易誘發根腐病,導致樹體死亡。因此,種植前的選地非常重要,要選在有足夠光照,排水較為順暢的坡地上種植,如果在水田或地下水位過高的地方種植油梨,必須在行間挖排水溝以便排水。
除了灌溉外,施肥也十分講究。以往,果樹種植戶在給紅心橙、菠蘿蜜、蜜柚等添加農家肥時,大多會選在根系旁刨挖土坑,然后將肥料深埋坑中,讓其慢慢滲透土壤以便長期滋養根系。但牛油果的淺根系大多只向四周延伸,貿然刨坑埋肥只會傷了根系,容易引發根腐病。她建議,牛油果的施肥,水溶性的肥料盡量從灌溉系統施,而有機肥盡量直接覆蓋在根系土壤表層。此外,牛油果枝葉生長較為繁茂,建議不要種得太密,即每畝盡量不要超過25株。
“經過幾年的調查和分析,我們從白沙、昌江、儋州、樂東等市縣收集的本土油梨資源,大多數都不是國內外的主栽品種,其中一些資源,產量、營養價值和口感也相當不錯,有望成為未來海南的早熟品種加以推廣。”馬蔚紅介紹,目前,海南的牛油果大多為“大果型”,每個重量接近1斤甚至1斤多。在牛油果引種到海南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里,在不同的土壤、氣候和消費者的口味影響下,牛油果品種悄然改變也是有可能的。
據悉,熱科院實驗站從2013年開始進行油梨種質資源調查、收集、保存和評價工作,目前已在儋州、白沙、澄邁等地建立試驗示范基地近200畝,同時開展優質種苗繁育技術,高產優質栽培技術,包括整形修剪、果實套袋、水肥高效管理、病蟲害綜合防控、油梨根腐病綜合防控技術等研發、示范和推廣。尤值得一提的是,該站已累計從國內外引進油梨優良品種和優質資源40余份,經過對產量、品質等綜合評價,已初步篩選出適合在海南種植的優良品種(系),目前正在進行品種審定推廣前的試驗工作。
資料顯示,我國自1918年引種油梨,到上世紀80年代后期,牛油果已被列為我國南亞熱帶水果發展之列,開始連片生產和種植。目前,我國油梨主栽品種為哈斯(Hass),廣西選育的桂墾大2號、桂墾大3號和桂研10號也有少量種植。雖然目前國內油梨規;耘嗷刂饕杏谠颇虾蛷V西,但是海南具有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和傳統種植油梨的優勢,篩選出適合海南種植的優良早熟品種加以推廣,對促進海南熱帶高效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