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伺機加倉 補貨“消費+成長”
把握風險偏好上升背景下成長股的結構性機會,是近期險資入市的操作方法。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期采訪多家保險公司獲悉,多數保險機構正抓住“金九”行情適時調倉或適度加倉,“消費+成長”成為配置主線。
多位保險機構投資人士認為,短期來看,大成長趨勢會延續一段時間,下階段將在消費、醫療、科技創新等領域尋找標的。
“金九”行情料延續
“9月以來市場漲幅超4%,如果從8月中旬的低點計算,本輪反彈幅度非常大。”某保險公司投資總監認為,這波行情有望延續至10月底,目前可繼續看高一線。
分析當前行情動力,政策面影響因素占據主要位置。
川財證券分析師楊歐雯表示,9月A股在政策利好推動下走勢較好,且當前“高韌性”被外資認可。隨著我國資本市場逐漸走向成熟,A股對外資等長期資金的吸引力將繼續增強,“金九”行情有望延續。
華北地區某中小型保險公司投資總監認為,9月市場表現較好,主要原因在于逆周期政策力度加大,貨幣政策傳導效率在新的規則框架下有望提高,市場風險偏好在系列產業政策出臺及重點公司中期業績優異推動下有所提升。
“險資后續入市需觀察三個方面宏觀形勢的發展。”北京一家保險公司投資部負責人分析,一是企業利潤能否有效回升;二是貨幣財政調控是否進一步深化,并擴大影響面;三是外圍環境層面,全球經濟下滑的速度是否超預期。
適時調倉保持彈性
從險資后續加倉意愿上看,北京地區某中小型保險公司投資總監表示,目前險資配置權益的比例整體處于中等偏下水平,后續存在適度加倉的空間,但結構分化會比較明顯。
“3月股指見頂回調以來,多數險資在震蕩底部進行了加倉。”北京一家大型保險資產公司投資總監表示,但與年初的估值觸底反彈行情不同,目前行情中,保險資金更加注重個股的投資機會而非指數的投資機會。
華北地區某中小型保險公司投資總監認為,要把握風險偏好上升背景下成長股的結構性機會,注意成長股內部不同板塊、品種的切換輪動,在部分品種快速上行時注重風險收益比的審視,不斷優化組合的安全邊際。
“市場波動時需要調整板塊配置,但加減的方向不同,我們看好的板塊和公司下跌時要加,估值過高的公司漲了也要減。目前倉位大調整的必要性不大,重點在于適時調倉,保持配置性組合的穩健和交易性組合的適度彈性。”上述投資總監表示。
配置“消費+成長”
“在增長動力切換的周期下,市場難以有全面普漲行情。”多位險企投資總監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新時期下的牛市,更多體現為結構性牛市,也就是一部分股票的牛市。
沿著這樣的脈絡,近期險資在看好的板塊中積極挖掘個股,如補貨“消費+成長”。從板塊看,高貝塔屬性的券商等金融板塊有望階段性表現,未來盈利展望樂觀的科技股可能仍有超額收益。
楊歐雯表示,險資的配置主線或仍是“消費+成長”。從當前行情看,電子、通信等科技板塊表現強勁。在政策等利好因素推動下,市場對5G、AI、金融科技等主題的發展前景較為看好。此外,以白酒為代表的消費板塊也值得關注。當前白酒行業的結構性機會較為確定,龍頭企業提價等措施進展順利,與海外長期資金的配置方向類似。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